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辽宁省葫芦岛市2014-2018年间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疾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辽宁省葫芦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2014-2018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数据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数据。2.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定义‘N’和‘n’分别为记录某一变量的患者总数和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数,构成比=n/N。3.使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比较年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结果:1.2014-2018年间辽宁省葫芦岛市共计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1887例,报告例数由2014年的711例逐渐下降到2018年的187例,年发病率从2014年的27.31/10万逐步下降到2018年的7.15/10万。2.共收集到1149份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结果显示,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1-60年龄组,占发病总人数的59.7%,男性病例数明显多于女性病例,男女发病的性别比例约为3:1;人间布病病例的职业分布中,农牧民发病人数最多,占全部病例的62.8%;兴城是最主要的流行地区,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29.2%。3.乏力(87.5%)、多汗(86.6%)、发热(84.4%)和关节肌肉痛(84.3%)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龄高于60岁的病例出现关节肌肉痛症状的比例(90.2%)高于其他年龄组(分别为57.1%、77.3%和85.8%),男性病例中出现脾肿大的比例(17.6%)高于女性(10.2%,P<0.05)。少数民族中被诊断为急性布病的病例(83.6%)多于汉族(64.7%),亚急性布病和慢性布病的比例(分别为5.5%和11.0%)低于汉族(分别为22.2%和13.0%,P<0.05)。绝大多数病例都是通过抗生素治疗(99.7%),其中“多西环素+利福平或链霉素”是最主要的联合用药方案;共有768例患者随访到预后,且好转和治愈率极高(共计98.7%),仅有1.3%的病例显示治疗无好转。4.羊是最主要的接触动物(97.8%),饲养放牧是最常见的接触方式(79.8%);在日常接触动物时,分别有16.8%、11.9%、2.2%和2.1%的病例注意戴口罩、手套、防护服和使用消毒液,且有86.6%的病例与家畜共饮一口井。结论:1.2014-2018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农牧民为高危人群,兴城是高危地区,本地区居民的主要发病风险是接触家畜(尤其是羊)且在接触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此,在葫芦岛地区开展关于布病防护的健康教育对该地区人间布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部分临床症状与体征及临床诊断在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和地区间有不同的临床差异性,提示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其特点。3.抗生素治疗常见且有效,但相关内容,尤其是具体使用药物上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这也提示相关医护人员对布病调查和报告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