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下核爆或天然地震发生时,都会产生地震波,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地震波理论,根据地震波波形特征,分析和解释地震记录图,是测定地下核爆炸的震源参数、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的有效途径。当量和埋深是地下核爆中两个重要参数,准确的估计当量和埋深对于合理评估核爆的威力以及对核爆进行地震学监测的可信性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当量估计方法通常是利用振幅或震级与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获得当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核爆或天然地震发生时,都会产生地震波,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地震波理论,根据地震波波形特征,分析和解释地震记录图,是测定地下核爆炸的震源参数、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的有效途径。当量和埋深是地下核爆中两个重要参数,准确的估计当量和埋深对于合理评估核爆的威力以及对核爆进行地震学监测的可信性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当量估计方法通常是利用振幅或震级与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获得当量的估计,然而在地方性及区域地震范围内,用于研究的体波震相Pn,Pg,Sn和短周期面波Lg波形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源和路径不均匀性等影响,同时直达波的不确定性导致需要用多台站平均来减少实际数据中振幅散射等问题,这些因素均能在震源大小和当量估计上引起较大误差。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带来的误差影响,并在进行当量估计的同时获得埋深的结果,根据尾波对源区辐射花样、路径不均匀性等不敏感且波形稳定的特征,建立了通过单一地震台站拟合区域波形全波列的尾波包络,同时获得当量和埋深估计的方法。首先,基于尾波单一散射模型,以震源谱、传播效应、台基响应、传递函数及其尾波形状函数的物理模型为基础,直接建立了地方性及区域范围尾波包络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此关系,将单个区域震相扩展到区域全记录,并结合中国东北区域范围内地震台站观测记录,进一步解释传播、台站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区域地震台站水平分量尾波包络,振幅稳定,包络振幅的变化清晰地显示区域震相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来比较不同当量、不同埋深事件的理论包络与实际波形记录,找出最佳拟合范围,最终获得五次核爆当量以时间为序从0.6±0.2kt到3.0±1.5kt,增加至 10.0±2.0kt,之后降到 8.0±2.0kt,又增加至 11.0±2.0kt,并达到最高值。埋深基本表现为由浅到深,从150±100m到350±100m,随后两次都为500±200m达到最深范围,再略微下降为500±150m。研究结果均在埋深-当量关系线之下,与前人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既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说明了使用单一地震台站尾波振幅包络是可以同时约束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震源破裂过程是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之后获得主震破裂过程和震源区地面震动图像,可以为判断受灾范围、程度和强余震时空分布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计算强震之后在周边俯冲带上引起的静态库仑应力的变化是研究震源区附近应力变化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提供地震触发和余震分布的判断依据。利用小波域中有限断层反演的方法,通过远场体波和面波波形联合反演,对2015年智利伊拉佩尔Mw8.3级和2010年马乌莱Mw8.8级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次地震均为逆冲型大地震,滑动分布较为集中,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的滑动主要分布在震中北侧,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为2.43m,平均滑动角度107。,平均破裂速度为1.82km/s,标量地震矩为3.28×1021Nm,95%的标量地震矩在104s内得到了释放。最大滑动量约8m,位于沿走向75km,深度8km处。2010年马乌莱地震为双侧破裂事件,滑动向南北两侧扩展,平均滑动角度为109。,平均滑动量4.95m,平均破裂速度1.90km/s,标量地震矩为1.86×1022Nm,95%的标量地震矩在121s内得到了释放。最大滑动量约12.5m,位于沿走向100km,深度21km处。滑动分布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在总体上较为一致。此外,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浅部更大的滑动量应该是其引起了较大海啸的一个原因。基于破裂滑动分布,计算了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周边俯冲带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两次地震均显著增加了周边俯冲带上的库仑应力,2010年马乌莱地震使得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震源区附近的库仑应力增加0.01~0.15bar,从应力积累的角度看,2010年马乌莱地震有利于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的发生,对后者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偏振紫外发光与探测在紫外偏振曝光、宇宙背景辐射探测、大气分析等特种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非极性a面ZnO材料,一方面因高的激子束缚能(60 meV)和宽的直接带隙(3.37 eV)适合制备紫外波段光电器件;另一方面因天然具有偏振光学各向异性适合制备对偏振敏感的光电器件。能同时发光和探测的双功能器件因结构更为简单和集成度高在多功能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难以制备稳定可靠的p-ZnO使得p-
背景:转录因子YAP是肝脏大小、发育和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肝脏组织中,YAP的激活可导致肝脏肿大,而Yap基因缺失会导致肝脏发育为体积小且无功能的肝脏。YAP在肝脏损伤的再生反应中至关重要,此外,YAP在肝细胞病理性增殖如肝癌中常常被激活。YAP诱导的细胞生长需要ATP、代谢底物和还原当量。糖异生主要发生在肝脏,它可将非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禁食时,肝脏糖异生可供给大脑和其它重要组织葡萄糖所需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是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过程。强场非次序双电离产生的电子对体现了强烈的关联性,为人们在原子分子层面研究电子关联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因而,强场非次序双电离成为强场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强场非次序双电离通过“再碰撞”机制发生,但是再碰撞过程中关联电子的微观动力学过程非常复杂,目前人们对其中的细节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楚。并且再碰撞过程的微观机制随驱动激光参数变化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党性建设是管党、治党和兴党、强党的关键,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党性建设思想是党在实践党性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结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建设问题,坚持用建党精神滋养党性,坚决与削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斗争,净化党内政治空气,强化党性意识,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党强盛的生命力和战
长期以来,在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和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将经济增长作为其最主要的决策目标,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经济增长目标导向”。近年来,随着创新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央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创新目标导向”也成为政府决策目标中的一种重要导向,地方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开始提升。然而从现实来看,对地方政府而言,不管是创新目标导向的培养,还是创新目标导向影响企业创新的实际效果,都面临着诸多的质疑。
近年来,逆全球化与新冠疫情冲击下,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摆脱经济低迷、重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手段。但我国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发达国家依靠智能生产设备的高效生产能力弥补了相对高额的劳动生产成本,诱发大量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流”;二是一些新兴制造大国则凭借比当下中国更具人力成本优势,“截流”发达国家外迁的制造业;三是中国工业产品制造的劳动成本逐渐上浮,尤其在老龄化背景下,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无限制地消耗化石燃料加剧了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3-SCR)被认为是固定源(如发电厂和工业锅炉)烟气减排NOx的最有效方法。然而,NH3-SCR催化剂在含SO2气氛中运转时,活性中心的硫酸化以及在低温下硫酸氢铵(ABS)沉积覆盖活性位点会导致催化剂严重失活,极大地制约了新型NH3-SCR催化剂的开发和实际应用。
在正则标量场与引力最小耦合框架下,Higgs场暴涨所得到的结果与Planck 2015观测数据不符。但是在引入非最小耦合后,Higgs暴涨则与观测数据吻合得很好。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两类非正则标量场暴涨模型:带导数非最小耦合暴涨,快子暴涨。对于带导数非最小耦合暴涨,我们在不取强阻尼极限的情况下,将它的标量、张量谱指数计算到了二阶,并且发现动能项与Einstein张量之间的非最小耦合,可以将暴涨能标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优异的性能以及在能源、生物医药、催化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液相合成方法因流程简便、成本较低以及易规模化制备等优点,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作为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基础问题,深刻理解液相环境下纳米结构的形核生长机理,对于制备形貌、尺寸、结构可控的纳米材料,进而调控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
目的:探讨新生鼠肝脏MΦ受RRV刺激活化后分泌及表达的可调控肝脏NK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及膜配体的变化方法:RRV分别刺激新生小鼠和成年小鼠肝脏MΦ 12h、24h、36h、48h及60h,然后在上述时间点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IL-23、IL-10及TNF-α的浓度及肝脏MΦ表达Rae-1、CD40阳性细胞比例,确立峰值浓度的作用时间点。结果:新生小鼠肝脏MΦ分泌的IL-12、IL-2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