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场域”开放、动态的时空视野中,必须直面的一个严峻课题是: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如何?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如何?本研究将对这一课题的关注,置于学校场域的独特境脉,在人与场域共同打造入“场”规则,搭建在“场”优势,中介“塑”场策略,控制清“场”技术,引发在“场”冲突,甘心退“场”主动,潜沉临“场”契合,共谋建“场”联合的复杂过程中,整体勾勒出弱势群体“此时此地”无奈、无助;顺从、屈服;抵制、颠覆;悬置、冷漠的多种生存境遇,其被遗忘、被贬损、被误读、被过度解释以及不断裂变的历程在“不动声色”之中获得彰显。 本研究中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动态开放且意涵丰富的概念,更多指涉“此时此地”处境不利的特殊群体,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被人们认为是弱势群体,实际也的确处于不利境地的群体;二是人们以为是弱势群体,但实际并非弱势的群体;三是人们眼中的强势群体,可能被置于或变为弱势群体。 本研究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具体运用于学校场域,并尽力把捉其主要精髓:场域是关系的网络;场域是共时与历时的交融;场域是重新形塑的中介;场域的动力机制根源于场域中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场域、资本、惯习三者相互关联;场域理论最终指向反思社会学与实践理论。 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本研究尝试提出“生活式研究类型”。就时空而言,这种研究与教育生活实践贴得更近,且不必受限于规定的研究时空,既可以无限延伸又可以相对集中;就研究者而言,虽然也有一个“进入”与“体验”问题,但这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的“进入”与“体验”,或者是一种在开放时空中的“进入”与“体验”,“人为”的成分可能更少些;就呈现方式而言,与生活、教育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相匹配,这种研究更多以融通式对话形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的多元理解,但并不固守一隅。 最后的反思既是对教育实践者及其行为的反思,又是对整个教育的反思,还是对自己当下进行的研究的反思:教育行为的品质是一种反思性行为品质。但这种反思是在场域位置关系中的反思,是根植并面向教育实践的反思,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反思场域的反思;教师的品质是戴着脚镣跳舞者的品质。教师既是乌托邦的创造者,也应该成为解开现时密码的有力助手;教育理念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关注生存状态,不断寻求变革。研究者以研究体验与面临的研究挑战“现身说法”:随“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就会拥有新的教育生机与教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