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虾类,研究其精子发生各时期细胞中的膜复合体(membranecomplex)的来源、分布、形态和可能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们更全面的认识十足目精子,以及更进一步认识膜复合体这一特殊的细胞器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丰富中国明对虾乃至十足目甲壳动物生殖生物学理论内容,并为深入了解其受精机制等繁殖生物学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论文对中国明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膜复合体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出现的膜复合体,包括致密膜复合体、中密度膜复合体、疏松膜复合体、颗粒片层状膜复合体、致密片层状膜复合体。
在中国明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从精原细胞开始在细胞质中出现膜复合体;至初级精母细胞时期膜复合体大量出现,并且形态多样,数量较多;而次级精母细胞中膜复合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结构简单;在精子细胞早期很难发现膜复合体;而到精细胞中期,各种膜结构相继出现;到后期,粗面型内质网片段化并折叠或盘绕,崩解的核膜也加入其中共同构成该时期的膜复合体;至成熟精子,细胞质颗粒化并连接缠绕形成颗粒片层状膜复合体;颗粒片层状膜复合体进一步浓缩变成致密片层状膜复合体。
在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核膜囊泡、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线粒体及其残体可被高尔基体、内质网包裹缠绕形成膜复合体。膜复合体可以通过核膜内陷的方式或通过不完整的核膜进入细胞核,膜复合体在通过核膜内陷的方式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被核膜包裹而增大。细胞核中的膜复合体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大小上都较细胞质中的多且大,细胞核中的膜复合体一般靠近核膜内侧分布。
在精子细胞末期和成熟精子中,随环核内质网片断化、核膜囊泡化,片断化的内质网自身缠绕或缠绕线粒体、核膜囊泡形成类似于初级精母细胞时期的致密型膜复合体和中密度膜复合体。细胞质中的物质凝结并颗粒化,颗粒状物质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自身折叠缠绕形成颗粒片层状膜复合体;颗粒片层状膜复合体也可进一步浓缩形成更加致密、片层间更加光滑的致密片层状膜复合体。这些最终形成成熟精子时期的膜复合体。
初级精母细胞中膜复合体与此时期细胞核内物质的合成旺盛密切相关,可将细胞质中的大量物质通过膜复合体包装运输到核内,供细胞核代谢及染色质的复制所需。精子变态过程中出现的膜复合体是精子细胞的细胞质中膜相结构的一种转换形式,是浓缩的线粒体与内质网,又是细胞质内其他物质的一种浓缩存在形式,并在细胞质的减少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