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主体,经历了贸易与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浪潮,作为弄潮儿的各大公司的合并的业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稀少到频繁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合并业务的复杂性进一步得到深化。同时,对合并会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客观、全面地放映、协调与规范全球化视角下的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企业合并业务,成为对于各个国家合并会计准则制定当局的一个考验。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就开始进行准则制定与发布合并会计方向的工作,这在当时,为全面协调国际间的合并会计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之后又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新世纪改组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改组后的IASB聚集了欧美几大经济体的人员与理念,重新定位了发展规划,提出了提高国际财务信息水平的分步骤的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计划。IASB这一进程正与我国加入WTO开始全面开放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进程相符合,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践而修正了的1995版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从而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现行的会计准则。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我国资本市场与企业行为的日趋复杂性的要求、也标志着与国际规范走向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基本上得到了定性定调。而在四年后的2010年,财政部经过与IASB的紧密磋商,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总结了我国多年来进行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的一系列实践与成就,又结合了IASB改组成功后国际国内经济总体形势变化的需求,为之后进一步进行会计准则体系改革,同时也是为了之后的持续国际趋同这一大方向而做出的重要部署和规划,其对于会计准则体系本身与覆盖的市场主体的意义可谓重大,而其中很重要且最具有难度的一部分就是合并报表准则的趋同。本文从内涵上专注于对合并报表相关的准则的研究,外延上从多方面系统地展开了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国际比较,包括: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体系、合并理论的选择、合并方法的选择及合并商誉的确认等。本文试图通过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国际比较,找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与不足,并进一步分析与归纳,提出在全面趋同的进程中的实质性异质因素,并在我国基本经济与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阶段性结构性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