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两大才子纪昀和袁枚分别创作了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新齐谐》(原名《子不语》因见元人说部有同名者,故改为《新齐谐》),它们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称为“清代三大文言小说”,影响较大,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阅微草堂笔记》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共24卷1224则故事。《新齐谐》包括《新齐谐》二十四卷,《续新齐谐》十卷共1022则故事。两部作品诞生于清朝乾嘉时期,正是理学衰微,朴学大兴,考据之风盛行之时。受时代风气的感染,社会思潮的影响,纪昀和袁枚都借小说抨击理学流弊,攻击假道学的虚伪与违背人情事理;乾嘉盛世的歌功颂德之音没有麻痹他们的理智与认识,虽然刻画鬼狐,描写幽冥,但两部小说多是借幽冥之事映射现实社会的种种黑暗和矛盾,揭露社会中不合人情事理的现象,成为一面时代社会生活风貌的反光镜。同是文言笔记小说,两部作品体裁上直承六朝志怪传统;题材选择上则体现了时代生活特色以及作者创作主旨的需要;思想上直接反映了两大才子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认识;在艺术风格上,它们都继承了传统文言志怪小说的特点而又各有千秋。造成这种种异同的原因颇为复杂,既有文化传统的原因,时代风气的感染;又受作者个人生活经历、人生兴趣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纪昀地位显赫,名闻一时,促使了小说的流传和研究;袁枚诗文成就的巨大影响,反而使学者忽略了其小说创作的成就和价值。虽然同为清代著名的文言小说,学界对这两部小说研究的力度却大相径庭,长期以来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著述颇丰,而《新齐谐》则相对冷淡。笔者认为,比较研究这两部重要文言笔记小说,对于总结传统文化结穴时期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成就十分必要。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两部笔记小说的文本比较与思想研究,探询两大才子创作上的旨趣与风格,总结这两部作品文化内涵的异同,确定作品的文化特征与价值,以期对中国古典小说文化传承与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