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对于保护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环境规制逐渐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政策手段,也成为国家经济的一种约束力量。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工业飞速发展,不但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使得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环境却因为这种高投入、高能耗及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政府需要制定严格且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以应对环境及经济带来的挑战。在社会活动中,与人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垃圾相比,企业生产活动所排放的污染才是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成为了环境规制的主要规制对象。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环境与经济之间如何权衡的问题,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其中也存在着不少争议。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后,根据我国具体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其作用机理,并探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得到“双赢”这一关键问题。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影响机制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实证分析,来检验影响系数的正负性。鉴于2008年我国对《水污染防治法》做了重大修订,本文将该项法案的修订作为一次自然实验,结合2003-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建立基准模型予以实证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我国以法律形式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又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项环境政策对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年的时滞,从政策实施后的第二年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其正向的影响作用呈现出逐年减弱的趋势,说明我国政府存在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力较低的现象。其次,本文又将总体研究样本按照省级划分为环境规制硬约束地区、环境规制软约束地区两个分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硬约束地区,其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系数更大。说明地方政府只有按标准较严格地执行环境规制,才能够更为充分地达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果。反之,如果企业未能很好地执行中央政府下达的环境政策,则会使得排污企业缺乏创新动力,从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得到提高。然后,本文为了检验环境规制从成本以及创新角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又一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即为环境规制的实施能够快速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二年开始成本增加倒逼企业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水平。最后,根据本文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鉴于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结论,需要政府制定适宜且差异化的环境政策。在严格控制排污标准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针对环境规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通过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加入环境绩效考评等减少政企合谋的可能性,使得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并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