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大量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不仅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而且受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资本主要研究社会网络,而社会网络就是关系的结构体现。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偏重关系的结构性方面,而后者偏重关系的运行方面。目前有关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体社会网络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社会网络对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本文不仅从个体社会网络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行为意愿、职业类别和收入等问题进行研究,还试图考察整体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建构一个比较全面的劳动力社会网络的理论框架,去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这一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社会网络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行为(意愿)、职业类别和收入的影响机制,以进一步探讨构建有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社会网络。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社会网络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行为(意愿)、职业类别和收入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福建省3个市(南平市、宁德市、泉州市),共10个县(市)、21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村民小组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并通过电话访问进行补充调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个人因素和社会网络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模型检验,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分为7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内容一:社会网络和劳动力外出就业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社会网络构成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愿以及劳动力转移后所处的职业类别和所能获取的收入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网络受到其人力资本特征(教育健康、培训)和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社会网络受其整体的人力资本特征(教育、健康、培训)、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以及整体之间的组织程度(参加民间组织、参加合作组织、政府信息提供)的影响。社会网络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而且能帮助农村劳动力获得就业信息,从而提高被雇佣的概率。同时,社会网络能够改善已经转移劳动力的职业类别和提高其所能获取的收入。研究内容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网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综合社会网络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分别从网络规模、关系强度和职位异质性3个方面来分析个体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从网络密度、出度中心势、入度中心势、居中中心势、平均距离、聚类指数来分析整体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见第4章)。在个体社会网络中,对网络规模存在影响的有年龄、教育经历、健康水平、村镇干部、区域差异;对关系强度存在影响的有健康水平、教育经历、村镇干部、区域差异;对职位异质存在影响的有教育经历、村镇干部。在整体社会网络中,对网络密度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健康、合作组织、政府组织;对出度中心势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教育、培训、政府组织;对入度中心势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教育、干部、政府组织;对居中中心势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教育、干部、政府组织;对平均距离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干部、政府组织;对聚类系数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合作组织、政府组织。研究内容三: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首先,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基于迁移网络的视角,利用SIS传染病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动态转移问题,并通过情景模拟找出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基本与现实保持一致。研究结论表明: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在近期内仍将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明显偏缓并逐步趋于收敛;迁移网络发挥的效率(入)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就越早到来,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提高迁移网络效率并保证其发生正向作用,同时尽量减少各种阻力因素的作用。其次,从个体社会网络和整体社会网络2个方面对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外出和回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个体社会网络中,对农村劳动力外出产生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网络规模、名义强度、实际强度、行业异质、地区异质、地位异质等:在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模型中,年龄、婚姻状况、网络规模、行业异质、地区异质、地位异质等因素存在显著影响。在整体网中,年龄、教育经历、网络密度、入度中心势、居中中心势、平均距离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影响显著。年龄、婚姻状况、村镇干部、入度中心势对劳动力回流影响显著。可以看出,个体社会网络和整体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都存在影响.但影响的作用机理不同。研究内容四:实证检验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类别及收入的影响根据现有文献及相关理论,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类别及收入的影响因素。具体从个体网络和整体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类别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社会网络中,在“合同工/临时工”模型中,教育经历、村镇干部、名义强度、实际强度、地区异质等因素对外出劳动力的职业类别影响显著;在“雇主/合同工”模型中,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经历、村镇干部、实际强度、区域差异等因素影响显著;对农民工收入来说,性别、教育经历、培训经历、村镇干部、实际强度、地区异质等因素影响显著。整体社会网络中,对农民工职业类别来说,性别、培训、网络密度、入度中心势、平均距离等因素影响显著;对农民工收入来说,健康水平、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入度中心势、聚类系数等因素影响显著。总之,本研究围绕上述四部分内容,借助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意愿(行为)、职业类别和收入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和探索,期望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政策选择上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