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取产程中使用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妇,研究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出现产时发热后孕妇的分娩结局(阴道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术)以及新生儿的结局(Apgar评分,是否转儿科)等。探寻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与不良妊娠的相关性,并探寻可能的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从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所有住院病人中,自愿要求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选择100例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发热的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未发热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记录产妇麻醉后体温变化、初次发热时间、发热时宫颈口扩张情况,发热时胎心变化、分娩和胎儿结局,产前产时产后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宫腔分泌物培养等炎症指标,胎盘病理分析等指标。结果:椎管内分娩镇痛患者体温升高多发生在麻醉给药后4-6小时,在24小时内恢复。实验组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0%vs 24%,P<0.001)。发热患者中,初次体温升高时宫口开大不超过6cm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宫口开大超过6cm的患者(卡方检验P<0.05),发热时胎心率基线超过160次/分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胎心率基线低于160次/分的患者(P=0.044)。实验组发热患者的体温升高时监测的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宫腔分泌物培养阳性率等较入院时均显著升高(P<0.001),但均在产后48小时内显著下降,其中实验组中40%胎盘病理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实验组的羊水Ⅲ度污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入住NICU比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引起的产时发热多发生在麻醉给药后4-6小时,当出现产时发热后部分孕产妇出现胎心率增快而短时间内无法经阴道分娩者剖宫产率显著增加,但并不增加产褥感染发生率,也不增加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