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有色的Wistar大鼠单眼眼睑缝合,观察其眼球生长变化及屈光状态的改变,确定其是否可以诱发近视。并在诱发近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HPSE和MMP-2mRNA在后极部巩膜中表达的时间动态性变化。
方法:采用出生后2-3周的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即实验前组和A、B、C组,每组20只。单眼眼睑缝合20天、40天、60天分别被划分为A、B、C组实验眼;另一只眼开放作为相应的自身对照眼。每组均检影验光,每组各随机抽取10只测量眼轴长度,另外10只剪取包括视乳头在内的约3×3mm大小的后极部巩膜,行RT-PCR反应检测HPSE及MMP-2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出生后2-3W的大鼠视力处于远视状态,实验眼平均屈光度为5.58±0.16D,对照眼平均屈光度为5.57±0.27D,双眼屈光度近似相等,无统计学意义。
2.实验前组实验眼前后径平均为5.28±0.07mm,赤道径平均为7.11±0.04mm,对照眼前后径平均为5.27±0.13mm,赤道径平均为7.11±0.09mm,双眼前后径、赤道径近似相等,无统计学意义。
3.A、B、C组实验眼分别能诱导形成平均为-5.67±0.68D、-6.58±0.74D、-7.22±0.71D的近视,即形成了平均为-11.25±0.87D、-12.15±0.94D、-12.70±0.80D的相对近视,其组内实验前后的差值及诱导后实验眼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眼屈光度分别平均为4.33±1.03D、3.50±0.63D、2.76±0.34D,即形成的相对近视平均为-1.15±0.73D、-1.98±0.35D、-2.47±0.28D,表现为远视屈光度逐渐缓慢的下降。
4 A、B、C组实验眼眼球前后径长度分别相对延长了0.47±0.08mm、0.57±0.12mm、0.68±0.14mm各组内及组间进行统计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赤道径和对照眼眼球径线改变无明显变化(P>0.05)。
5 实验眼屈光度与眼轴关系:在实验期间,随实验眼球前后径的增长,该眼的屈光度也随之增加,对各个实验组的屈光度改变和眼轴长度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r=0.92,P<0.05)。
6 RT-PCR法示:正常眼后极部巩膜均有HPSE和MMP-2mRNA少量表达,实验前双眼表达量无差异,在诱导时间内实验眼HPSE和MMP-2均表现出显著的升高,尤其A组剥夺眼表达相对升高最明显,其中MMP-2表达的相对量稍高于HPSE,随后表现为缓慢升高,其mRNA相对含量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眼表现出微小的上升,无统计学意义。巩膜内MMP-2、HPSE含量的变化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眼轴的改变及眼球屈光改变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同步性。
结论:
1.大鼠可以诱导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诱导后实验眼早期屈光度及眼轴增长发展较快,往后发展逐渐平稳,表现出双相眼球生长模式:早期快速生长和后期缓慢生长。提示大鼠单眼眼睑缝合20天就可以明显诱导近视形成。
2.大鼠是生物医学最常用的模式生物,基因组等数据完备,基因敲除等动物模型均已建立,可见大鼠可以作为研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一种理想的哺乳动物模型。
3.同时,在诱导后大鼠眼后极部巩膜HPSE和MMP-2mRNA表达显著升高。说明HPSE和MMP-2共同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