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DWI、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找出合理、科学的检查方法,更好的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对象和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4年1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前列腺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检查的36例病人(年龄区间59岁-85岁)。患者使用的线圈均为磁共振配套的8通道心脏专用线圈。所有患者最终诊断均由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病人影像检查资料完整,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DWI(b值为0、1000s/mm2),和MRS序列扫描。最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患者为A组共25例(年龄范围67岁-85岁),其中病变位于前列腺外周带患者20例,位于中央带患者2例,有3例患者病变是弥漫分布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B组共11例(年龄范围59岁-82岁),9例患者病灶在移行带,2例患者病灶在外周带。统计病变的位置、体积、数量、转移情况。对所得图像在磁共振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后得到病变部位的ADC值、MRS曲线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情况(包括胆碱(Cho)、肌酸(Cre)、枸橼酸盐(Cit))。对各组病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本研究共测算统计出103个ADC值。其中检出A组ADC值60个,B组ADC值43个,统计A组、B组ADC最终结果分别为0.77±0.17×10-3mm/s、1.52±0.30×10-3mm/s,进行结果分析,前列腺恶性肿瘤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病变部位ADC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对所有影像资料进行MRS分析时共检测出CC/C((胆碱+肌酸)/枸橼酸盐)值A组56个,B组44个。A、B组CC/C值分别为2.01±0.59、0.61±0.15,数据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MRS可以更好的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高b值下ADC值可以准确的反映病变部位分子扩散情况,对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MRS分析能够反映病变部位物质的代谢情况,在两者诊断中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