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偏心误差对齿轮啮合刚度及动力学响应影响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汽车NVH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振动响应作为汽车NVH最主要的激励源,已经成为了各大主机厂以及科研机构研究课题。齿轮传动是手动变速箱中最主要的传动方式,因此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振动响应直接影响了手动变速箱甚至整车的NVH性能。变速箱及齿轮的生产及装配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的误差,几何偏心误差就是这些误差中的一个。几何偏心误差作为内部激励,不仅会产生凸轮效应和质量偏心效应,还会对齿轮啮合时变刚度产生影响。已经有一部分研究人员研究了齿轮系统在几何偏心误差下的动力学模型。但是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几何偏心齿轮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上,却忽略了齿轮几何偏心误差对时变刚度的影响。本文则将几何偏心误差的重点放在了刚度的计算模型上,建立了考虑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将该模型求解出的偏心齿轮啮合刚度代入到含有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动力学模型中并进行求解。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本文提出了考虑齿轮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该模型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为:齿轮绕几何圆心的转角计算模块、啮合起始角和啮合终止角的计算模块、齿轮啮合区间判断模块、以及主被动齿轮啮合力与轮齿对称轴线夹角的计算模块。利用这四个模块,我们快速计算出起较为精准的考虑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啮合时变刚度。与标准齿轮啮合刚度相比,考虑齿轮几何偏心的齿轮啮合刚度分别存在着频率调制和幅值调制两种调制方式。2.本文建立了含齿轮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几何偏心误差引起的凸轮效应和质量偏心效应。此外,本文还分别建立了是否考虑耦合项的动力学模型,并使用Runge-Kutta方法和Newmark-b方法分别对是否考虑耦合项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耦合项对于频谱中频率峰值出现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忽略耦合项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利用收敛性更强的Newmark-b方法进行求解。进过测试,利用Newmark-b方法时,选取步长为105s-时就可以得到相对精确模型结果,平均每步的求解时间为8.0 105s-′。3.将考虑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啮合刚度代入到几何偏心齿轮动力学模型中,可以求解处含有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振动响应。本文对该动力学振动响应的频谱进行分析,得出了含几何偏心误差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振动响应的频谱特征:首先,偏心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的频谱中会出现以啮合频率为中心,以转频为频宽的边频,此外低频处也会出现很明显的转频峰值。其次,由于代入的时变刚度不仅存在幅值调制,还存在频率调制,因此几何偏心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的频谱会出现以啮合频率为中心,以大于2的整数倍的转频为频宽的边频,该现象是以往几何偏心齿轮系统的研究中很少提及的。4.利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NVH五电机实验平台,我们对汽车变速箱进行NVH性能测试实验,利用阶次的方法分析变速箱在加速过程中的动态振动情况,发现测试结果存在以啮合频率为中心,两侧分布有多个边频的现象,定性的验证了几何偏心齿轮动力学响应的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喷雾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干眼病患者140患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4例(66患眼),研究组70例(74患眼)。对照组给予玻
从退休前后相对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男女职工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就总体来说是对女性不利的。除部分低收入者外,大部分女职工的养老金相对水平会因早退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阴平阳秘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调整阴阳平衡是疾病治疗的总原则。现代免疫学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对判断病因病位病性、明确治则、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脉诊的计数方法称为平息,是指医者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静神,以自己的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动画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动画设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动画设计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60人,设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广告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并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有缓和国家基本医保基金压力、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等充分条件。目前商业保
<正>熟悉王升远的人都知道,他向来不愿以"日本文学研究者"自任。在新著《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的绪论中,他对其北京研究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