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对蛇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趋重视。各类蛇毒中,眼镜蛇蛇毒的直接杀癌效应最强。研究表明,膜毒素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份。业已证明眼镜蛇蛇毒具有较为广谱的抗瘤活性,但目前研究多限于应用粗毒对细胞株或动物进行的实验,尚未见正式临床试验报告。此外,眼镜蛇毒的抗癌机制还不明了。为了探讨眼镜蛇毒对白血病细胞的直接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本文对中华眼镜蛇毒组分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1.应用MTT法检测证明眼镜蛇毒组分对HL60等9株白血病细胞系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IC50为0.0046-4.40μg/ml,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r为0.66~0.99;P<0.2~0.001)。 2.眼镜蛇毒组分对K562/S、K562/AO2杀伤强度相近,IC50分别为1.86和2.26μg/ml。 3.低浓度眼镜蛇毒组分能增强阿霉素对K562/S、K562/AO2的杀伤作用,表现为IC50下降(分别为2.83→1.48μg/ml;196.55→120.98μg/ml;P均<0.05);低浓度阿霉素亦能增强眼镜蛇毒组分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说明二者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有协同作用。 4.发现眼镜蛇毒组分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眼镜蛇毒组分能使一定比例的J6-1、K562、HL60细胞及取自病人骨髓的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而且凋亡率随蛇毒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5.应用RT-PCR方法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发现眼镜蛇毒组分能使HL60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而Bax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