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养的必经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心理,是发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接受主体(学生)在环境(学校、社会、家庭)的作用之下,出于自身的需求而对接受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反应、选择、理解、阐释、整合、内化和外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状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正确把握接受心理规律,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影响接受心理的环境背景,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培养出新型的社会主义人才,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打好基础。本文结合接受理论的相关原理,从接受心理的角度主要通过调查统计的方法,旨在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现状,试图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接受理论的起源和衍进,总结了接受心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个体,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现状和心理现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具体分析了接受过程中接受心理的特征和影响接受心理现状的因素,分析得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接受环境和接受主体自身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心理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从三方面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心理的对策: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优化接受心理。二,重视接受环境以优化接受心理。三,提升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以优化接受心理。
本文从接受心理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提出了从传统教学方法向突出学生接受主体地位科学方法的转变,教学过程应该结合接受环境、改进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作用、把握接受心理特征以提高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