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海岸带溶解氧的变化关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控制着近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和再循环。近几十年来,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陆续报道了珠江口底层水体存在大面积的季节性低氧区。河口地区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通道,水体缺氧环境演化主要受水体分层等自然过程和人类主导的营养盐输入控制。受限于河口海洋环境的监测记录的不足,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地质载体对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历史演变记录进行重建,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演化规律。海洋沉积物能满足长时间尺度连续沉积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记录了连续的古环境演化信息,是反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良好研究载体。本文选取位于目前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沉积柱(WS),在对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前提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厘清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距今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根据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共同确定了WS钻孔的年代框架。利用沉积物Ti含量、Al/K比值、重金属元素(Cu、Pb)指标以及有机质来源分析来揭示陆源输入变化,同时结合初级生产力与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关系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环境的强烈改造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沉积物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Fe-Mn-Mo)的分布特征,首次重建了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海岸带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珠江口过去2000年沉积记录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现代河口环境变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过去2000年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输送到河口海岸带的营养盐不断增加,进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沉积物TOC/TN比值分析了珠江口不同时期有机质来源变化:WS钻孔中的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较大,近2000年来,陆源有机碳绝对含量呈波动变化,但其占总有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而海洋有机质相对比例和绝对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在最近1000年更为突出。沉积柱矿物成份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珠江口水动力变化过程,不同矿物组成和分布的差异显示近2000年以来水动力过程相对增强。我们关注的几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本研究区,Cu、Pb和V三个元素均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它们进入沉积物中的主要方式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结合陆源输入指标和有机质组份分析,珠江口Cu、Pb和V的富集趋势并不能有效指示缺氧事件发生。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o元素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吸附而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年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但在三个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短暂增强。我们还进一步尝试厘清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的珠江口水体缺氧演化的控制机制。在过去2000年东亚夏季风对华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将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盐不断增加,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海洋有机质的降解使珠江口底层海水的氧化性整体呈不断减弱趋势。而在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三个温暖时期的降水量相对增多,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缩短,不利于水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增殖,海源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化学耗氧量降低导致水体氧化性短暂增强。以上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导致的陆源输入营养盐增加和自然气候调控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是形成了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当前趋势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冷泉是一种富甲烷流体快速渗漏到海底,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环境。在这类环境中发生的与碳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主要为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产甲烷作用、甲烷缺氧氧化、自生碳酸盐岩沉淀。这些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全球碳封存、营养元素循环、气候变化和生命演变影响重大。本文通过采集南海神狐、东沙、琼东南、北康盆地112个站位的沉积物孔隙水数据,结合孔隙水地球化学分析、数值模拟,旨在探讨南海各冷泉区域碳周转
库车坳陷范围内广泛蕴含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区内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分布于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恰克马克组(J2q),其中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为含煤沉积。如何合理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仍然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分布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中。云母可以从气相、熔体、热液或者固相中结晶形成。在生长过程中,云母记录了地质历史变迁和环境条件演化等重要信息,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引起了矿物学家和岩石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云母微形貌和微结构特征可以推测出结晶时环境的过饱和度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然而,目前只有热液成因的云母生长过程进行过详细地研究,其他条件(气相、熔体和固相
本文运用金相微结构研究和金相冷却速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ICR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选择岩浆分异成因的新疆铁陨石(ⅢE)、建始铁陨石(ⅢAB)、英德铁陨石(ⅣA)和Hoba(ⅣB)铁陨石,冲击熔融成因的南丹铁陨石(ⅢCD)和Mundrabilla(ⅠAB)铁陨石,东乌珠穆沁和渭源中铁陨石,吉林球粒陨石(H5)和强烈冲击熔融的岩庄陨石(H5)为研究对象,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苍术-白术药对治疗小儿厌食症(IA)的作用。方法:在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 为条件筛选苍术-白术药对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靶点,采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校正;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IA靶点;利用R语言软件筛选药物与IA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3.8.3软件构建苍术-白术药对的有效活性成分-疾病
富Ca、Al包体(CAI)是太阳星云最早期各种热事件的产物,保存了大量原始星云的信息,是研究星云形成和演化的探针,它们主要出现在碳质球粒陨石中。本论文在南极陨石分类基础上,对其中3块不同化学群碳质球粒陨石中的CAI进行了岩石矿物学研究,然后对不同球粒陨石群中的CAI进行对比。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104块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化学特征以及化学-岩石类型划分;(2)不同化学群
牦牛坪稀土矿床是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上最重要的稀土产出基地,成矿与矿区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密切联系。虽然前人在矿床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待探讨的问题。本次研究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在全面研究了牦牛坪矿床中节理及矿脉产状,矿物蚀变分带等浅部特征的同时,开展了成岩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和Sr-Nd同位素测试、矿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试和纳米级矿
冈瓦纳大陆北缘的晚古生代裂解与广泛的岩浆活动有关。这些广泛的岩浆活动的成因模式目前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另一些学者认为与被动裂谷有关。苦橄岩的研究报道多数集中在与地幔柱活动相关的热点或大火成岩省。课题组在南羌塘地区野外考察中发现了苦橄玢岩及其伴生岩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托和平错万泉湖苦橄玢岩及伴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熔融的温度压力条件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根据岩相学
准噶尔盆地作为我国西北部陆上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是国家重点勘探区域。近十年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和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砾岩大油区,进一步证实了该凹陷具有非常丰富的油源基础。玛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可能是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两套烃源岩的原油交汇区,准确确定中部区域原油的油源,对于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及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项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南海所属的海域如琼东南、神狐、东沙和台西南等均已经探明存在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天然气水合物按成因可分为热成因气、生物成因气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气,不同成因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均有发现,其成藏和消耗过程也存在一些差别,从而可能导致水合物所赋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别。目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的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不同成因的水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