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自隋代创立至清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清代是科举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一方面,科举制度在断承中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另一方面,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科举制度终被淘汰。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对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清代扬州府科举十分发达,涌现出361位进士和1469位举人,是隋唐以来扬州科举最为繁盛的时期。清代扬州科举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阶段性特点。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科举兴盛,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处于低谷,同治、光绪两朝科举复兴。其次,是人数分布不平衡特点。江都县最多,计有95位进士,而最少的东台仅有五名进士。第三,武举兴盛。作为文化发达的江南都市,扬州府却出现了128位武进士和709位武举人,令人瞩目。可是,如此众多的进士和举人,却主要集中于二十余个名门大姓之中,如宝应的刘、朱、王、成、乔,高邮的夏、王、贾、杨,泰州的陈、缪、宫、刘,仪征的阮、卞,江都的史、顾、杨,甘泉的杨、焦,兴化的孙氏等,从而形成遍布各地的科举家族。其中,以宝应刘宝楠家族最为著名。而清代扬州府科举兴盛的原因,离不开交通的便利、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繁荣。此外,清前期较为兴盛,还与统治的需要密切相关,而清末的复兴态势,则得益于录取名额的大幅增加。之所以在清中叶处于低谷,与分省取士、录取人数减少和捐纳等因素有关。随着交通优势的丧失、经济实力的不断下降及战乱的影响,扬州府科举在道咸时期趋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