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民国题材在图书市场上开始受到热捧,逐渐掀起了一股“民国热”,这一热潮持续了十多年之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偏好,畅销书因此可以称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需求缩影。从畅销书的角度切入民国出版史,不仅可以从中窥探出民国时期人们的阅读需求、社会心态,还综合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学术以及审美诉求。反观当下,对比当下的畅销书榜,也能给出“民国热”何以持久一个客观的解释,对时下畅销书的研究也有着借鉴意义。1927年—193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阶段,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下联抗日战争和民族内战,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拟通过对1927年—1937年这十年间涌现的文学类畅销书的梳理,结合出版史、文学史、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以期探讨这十年里大众阅读趣味的变迁历程。这一时期畅销的主力军是旧派小说,分别以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和向恺然的武侠小说为代表,在畅销书市场上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新文学小说则作为后起之秀,成为一股生力军,在畅销书市场上百花齐放:有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表现对民族的忧思的小说;有红极一时的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恋爱”式小说;也有张资平、穆时英等的反映现代市民生活的“海派小说”。除了小说以外,散文也在畅销书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后备军,它们中的大多数都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在这些畅销书现象的基础上,从畅销书本身、畅销书作者,以及出版者三个层面,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的畅销书特点,给予评价并得出结论。“30年代”的畅销书,一方面向商业化妥协,走向媚俗;另一方面还沦为政治的宣传工具。这两者终使畅销书难逃滞销的命运。能长销至今的一部分是新文学经典小说,一部分是散文,这些作品的共同内涵在于作家内心深处对文化的坚守,他们秉承了五四以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内心尊崇文学为至上,创作既不是完全为了追名逐利,也能与政治保持距离,在被推崇为“经典”之后,借助于文学教育制度长销不绝。从而得出结论:文学的媚俗与商业化只能使作品畅销一时,真正支撑作品从畅销走向长销的必然是作品深处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