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写作教材”就是作为中学作文课程内容的载体,师生进行写作教学活动的交际对象,主要以文本样式呈现的教学资源。在新中国语文教育实践中,由五十年代的知识系统型为主,到六十年代的技能训练型为主,直到八九十年代的能力迁移型为主,中学写作教材走过了一条曲折前行的漫漫长路。 中学作文教学总体上并不成功,与作文教材的落后和单调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经过事倍功半的漫长探索之后,社会各界对作文教学的质疑终于让人们认识到作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过程本身,而且还受到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等先决条件的制约和规定,教学过程是不可能孤立于课程设计的理念之外而独立发挥作用的。 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将语文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引发了对作文教学的深入反思。人们借鉴外国母语教学的经验,移植先进理论,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教学新观念和新方法,尤其是寻回并重构了写作教学课程本体,开始运用“大语文课程观”,从本源上重建写作教学。 世纪之交,以新课标和新课标教材的出现为标志,语文教材的探索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