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先天性白内障中不同性状晶状体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发现晶状体不同结构性状异常的影像特征,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晶状体性状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本课题分析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手术的69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均在手术前水合氯醛镇静、表面麻醉状态下,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患儿双眼眼前节,并保存图像,其中8例未采集到有效的UBM图像资料,故未纳入研究。本课题最终纳入61例101只眼,男37例,女24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15.7个月,其中双眼白内障41例(1例双眼白内障1只眼已行手术)单眼白内障20例。手术中通过实时视频观察晶状体性状并填写检查记录单(见附录)。通过典型病例,发现不同性状晶状体的UBM图像特征,比对术中发现晶状体不同性状与UBM图像,统计分析UBM检查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晶状体不同结构异常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眼前节生物学数据(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 结果: 本组病例中,根据晶状体不同性状进行分类,对晶状体前囊膜、皮质、后囊膜形态异常的几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前囊膜透明74只眼,UBM图像表现为前囊膜光滑的强回声光带;前囊膜混浊23只眼,前囊膜UBM图像表现为增粗的强回声光带,其中5只眼前囊膜混浊伴有明显的增厚,前囊膜表现为部分增粗的不连续的强回声光带,增厚的回声团块有时可见突入前房;后囊膜贴向前囊膜4只眼,为皮质吸收所致,其UBM图像特征与某些皮质吸收图像相同。 水样/浆糊样皮质25只眼,UBM图像共同表现为晶状体膨胀——晶状体厚度明显增加,水样皮质区常为无回声,有时呈现低回声,浆糊样皮质为低中等回声;果冻样皮质58只眼,UBM图像表现为晶状体无明显膨胀,皮质区域为无回声或低至中等回声;类似硬核皮质9只眼,UBM图像表现为晶状体无明显膨胀,皮质区域为较均匀的片状强回声;皮质吸收9只眼,UBM图像共同表现为晶状体厚度变薄;皮质伴有机化或钙化9只眼,UBM图像表现为皮质区混杂有强回声或超强回声光团。我们测量到了101只眼的前房深度和82只眼的晶状体厚度,不同性状皮质的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存在统计学差异。 后囊膜透明76只眼,UBM图像表现为无回声或光滑的弧形中低回声;后囊膜混浊11只眼,有时可见混浊皮质或核回声相似的中等密度至高密度回声,而致无法区分后囊膜与皮质;后囊膜缺损4只眼,前囊膜弧形变平,后囊缺如部分混浊皮质位于晶状体后囊膜后,甚至突入玻璃体内。前后囊膜相贴4只眼,为皮质吸收所致,其UBM图像特征与某些皮质吸收图像相同。 结论: 本课题使用特殊改进的UBM检查探头,可以在水合氯醛镇静、表面麻醉状态下完成儿童眼前节的UBM检查。 本研究报道了不同类型的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不同性状的 UBM影像学特征,各种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不同性状都有不同特点。表明使用UBM检查,可以发现前后囊膜和皮质(核)与手术相关的形态改变。 鉴于不同的晶状体异常需采用不同手术策略,通过UBM检查可以在术前了解晶状体形态异常,提前制定不同的手术预案,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UBM检查用于手术前临床评估,可以使手术医生在手术前做到心中有数,手术时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