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校园网络下的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也日渐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高校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与研究,探索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适应能力,尤其是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效果以及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的比较,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的探讨,都是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中的热点。这些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应用,而对此教学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尤其是学习动机则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有关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辅助语言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并综述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现状。此外,从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内在影响因素出发,回顾了包括目标、效价、自我效能感、归因等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学习动机理论和学习动机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些重要学说。从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到Do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框架中的三个层次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越来越提倡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研究动机。近年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更是不断与其他领域研究相结合,并开始从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构成因素出发进行研究,如秦晓晴、文秋芳(2002)在总结前人研究中的动机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形成了影响外语成绩的动机因素概念模型。但这些研究仍多数致力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动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随着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者学习动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的指导下,作者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对作者所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改实验班二年级的学生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从入学开始就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学习大学英语课程。问卷是在秦晓晴、文秋芳在2002年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加入了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成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数据分析的过程是在SPSS16.0上进行的,主要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可靠性检验,验证了问卷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中有效的23个显在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得出八个潜在变量,其中包括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目标、英语学习目的、英语学习效价、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结果归因、对待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的态度,以及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努力程度。不同于传统环境下动机研究的是,对待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的态度成为构成此环境下动机结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分析了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各学习动机因素对英语学习努力程度即动机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本身的计算机素养即计算机使用经验能力对学习者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态度因素的预测作用。结论得出,除学习目标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对动机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外,其余动机因素都对动机行为有明显预测作用,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及假设。此外,学习者的计算机能力也成为学习者对待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学习英语态度的一个有效预测因素。本论文从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因素出发,主要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动机构成因素以及它们对动机行为的预测作用。此研究丰富了动机学说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内涵,从学习者的内在心理因素出发对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更好地发挥和提高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