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CD3双特异性抗体M802对HER2阳性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双特异性抗体M802的构建及特性检测目的:构建及纯化靶向HER2/CD3的双特异性抗体M802,并检测M802的相关特性。方法:我们采用分子克隆的方式将HER2/CD3双特异性抗体对应的各条链的编码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表达质粒转染至293F细胞中进行表达。我们收集细胞上清并通过蛋白A亲和层析和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的异二聚体,命名为M802。我们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体积排阻色谱来分析M802抗体。我们检测了M802抗体的热稳定性和等电点,同时使用液相质谱来检测M802抗体的分子量。此外,我们通过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以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了M802抗体的分子亲和力及细胞亲和力。我们通过尾静脉途径将M802抗体注射到小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小鼠外周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M802抗体的浓度,从而评估M802抗体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结果:M802抗体具有非对称性结构,其包括靶向CD3的单链,靶向HER2的轻链和重链且M802抗体的Fc端经过突变改造有利于异二聚体的形成。M802的纯化效率达到98%。M802抗体的分子量为127.7KDa。M802抗体的等电点为8.5,不同于其他单链或同二聚体的等电点。M802抗体的热稳定性与Herceptin(靶向HER2的单克隆抗体)及L2K(靶向CD3的单克隆抗体)相当。M802与HER2分子的亲和力为5.78×10-10M和Herceptin与HER2分子的亲和力(1.14×10-10M)相近,而M802与CD3分子的亲和力(Kd=7.12×10-8M)则明显低于L2K与CD3分子的亲和力(Kd=1.23×10-9M)。M802抗体与HER2阳性细胞的亲和力与Herceptin相差不大,但是M802与CD3阳性细胞的亲和力明显低于L2K。M802抗体能够同时结合HER2阳性细胞以及CD3阳性细胞。M802抗体在小鼠体内的半衰期为63.665±1.655h。结论:M802抗体的非对称结构,聚合物间不同的等电点以及Fc段的改造均有利于双特异性抗体的正确表达及高效纯化。M802抗体可以同时识别并结合HER2阳性细胞及CD3阳性细胞,有利于M802抗体特异性地发挥杀伤作用。第二部分双特异性抗体M802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检测M802抗体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对HER2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我们采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succinimidyl amino ester,CFSE)及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评估M802在体外杀伤体系中对于肿瘤细胞及非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我们通过细胞增殖/毒性(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Annexin V/PI凋亡检测实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别验证M802抗体的抗HER2端对HER2阳性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信号通路调控的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及ELISA分别检测了M802的抗CD3端对免疫细胞的活化(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25及CD69)及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同时,我们借助NK细胞在体外检测了M802抗体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此外,通过小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我们检测了M802抗体及其替代分子M806抗体(靶向人HER2及小鼠CD3)在体内对于HER2阳性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结果:在体外杀伤体系中,M802抗体能够特异性地杀伤HER2阳性肿瘤细胞。M802抗体不仅抑制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且对HER2下游的信号通路有明显抑制作用。M802抗体的CD3端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并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此外,M802抗体的Fc段还能介导ADCC效应。在皮下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中,M802显著抑制了NCI-N87肿瘤的生长。在皮下同种移植瘤模型中,M802抗体的替代分子M806抗体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促进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结论:M802抗体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HER2阳性肿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M802抗体不仅保留了抗HER2端对于HER2阳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而且在抗CD3端能够明显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同时,M802抗体的Fc端可以介导ADCC。因此,M802抗体具有三重抗肿瘤作用。第三部分PD-1/PD-L1抑制剂与M802的联合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来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对M802抗肿瘤的增效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多个细胞系表面的HER2及PD-L1的基础表达水平。我们对HER2及PD-L1双阳性的肿瘤细胞JIMT-1进行了M802联合抗PD-1或PD-L1单克隆抗体(αPD-1或αPD-L1)的体外杀伤实验。我们检测了杀伤体系中靶细胞的PD-L1表达量及效应细胞的PD-1表达量。同时我们收集体外杀伤上清来刺激肿瘤细胞并检测PD-L1。我们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检测αPD-1或αPD-L1联合M802对CD3阳性细胞的激活作用。在体内实验中,我们通过同种移植瘤模型来评估M806联合αPD-L1的抗肿瘤作用。结果:JIMT-1细胞在基础水平上有明显的HER2及PD-L1的表达,因此我们选择JIMT-1细胞来进行体外杀伤实验。M802联合αPD-1或αPD-L1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杀伤体系上清中IFN-γ含量显著升高。我们收集M802刺激后的无细胞杀伤上清并作用于JIMT-1细胞,发现JIMT-1细胞中PD-L1表达明显增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体外杀伤体系中αPD-1及αPD-L1能够明显促进M802对CD3阳性细胞的活化。同种移植瘤实验中,M806联合αPD-L1能够显著抑制B16-HER2肿瘤的生长。联合组中,75%(6/8)的小鼠未生成肿瘤。结论:与单药治疗组相比,M806联合αPD-L1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在体外实验中,M802明显促进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且αPD-1及αPD-L1增强了M802对CD3阳性细胞的活化作用。综上,我们认为M802联合PD-1/PD-L1抑制剂有望成为HER2阳性肿瘤的新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够解决常规交直流输电技术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时存在的固有缺陷。随着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构建,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大规模远距离新能源外送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我国为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能源目标推动下,近三年来跨区域的柔性直流工程纷纷投产送电(2020年±500k V张北柔直电网工程
目的:延伸突触结合蛋白-3(Extended Synaptotamgin 3,E-Syt3)是C2结构域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关于E-Syt3在能量平衡调控,及下丘脑与能量平衡调控相关的神经元中的作用目前还研究不多。本研究试图初步回答这一问题。方法:利用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结合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技术),及能量代谢表型分析等方法,研究E-Syt3在下丘脑表
物联网技术旨在实现万物互联的网络,因此终端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终端设备往往具有较低的计算能力和较低的存储容量,以及有限的电池容量,在其上进行数据分析是不太现实的。在这样的物联网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通过云计算作为纽带,有望实现物联终端到智能应用的落地。然而云平台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物联终端与云平台之间海量的数据传输给通信链
二维排样问题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如皮革、金属切割、制衣和家具等行业。二维排样问题的目标是在一个给定几何图形上不重叠的放置更多的小图形,使得几何图形的利用率最高。此类问题属于NP完全(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Complete)问题,随着问题规模的变大,计算复杂度呈指数增长。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好的排样方案是二维排样优化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本文对三类典型二维排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方法已发现上百个哮喘相关遗传变异,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在欧美人群中进行,且由于疾病异质性、遗传背景差异等因素,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问题,只能解释小部分的疾病遗传度,尤其是在中国人群中。探究中国汉族哮喘患者的遗传易感位点,构建汉族人群的哮喘遗传风险分层模型
随着全球范围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持续扩大,影像技术推动了医疗诊断水平的快速提升。在众多影像技术当中,计算断层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相较于其他影像技术,在检查时长、准确性和价格上有着明显的综合优势。CT扫描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清晰的人体解剖断层图像,为后续的精准诊断奠定基础。但是,当受检病人接受高剂量CT扫描时会受到严重的电离辐射危害,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病人患癌风险。
目的:电磁场(EMF)作为一种治疗骨缺损的物理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会长时间暴露在电磁场中,因此被质疑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为了优化电磁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同时避免因为直接暴露带来的其不良影响,电磁场和组织工程技术的结合至关重要。此外,对电磁场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将有益于它更安全高效的应用。方法:在本研究中,采用聚己内酯(PCL)和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通过3D打印制造多
混沌序列密码的理论研究及实现技术契合“重点研究开发新的密码技术”这一国家重点战略需求。使用非线性驱动或迭代直接快速产生非线性序列在密码界广受关注和青睐。混沌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的内禀随机性,将其系统作为新型驱动部件无疑具有理论上的高安全性和硬件实现效率突出等优点。本文聚焦困扰混沌密码学界的瓶颈性前沿问题“有限自动机下混沌特性退化”,围绕混沌退化的系统理论、无退化数字混沌的构造、安全的同步方案和序列
近年来,伴随着加密货币等去中心化应用的流行,区块链技术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质上,区块链系统可被看作是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维护了一份状态数据和账本数据,保证了节点的去中心化校验能力。基于该存储系统,链上数据的查询功能也得以拓展,从而为上层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支持。然而,当前的区块链存储机制的可扩展性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状态数据的膨胀导致了低效的区块校
铣削加工是高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其相关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研究对于提升加工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进给速度优化方法的适用性、精度与效率不足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铣削力预测模型的加工参数影响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面向刀位信息输入的铣削力建模方法与面向恒铣削负载约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从而为复杂曲面铣削中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传统的铣削加工规划多为恒进给速度加工,这导致总体加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