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牙齿完全缺失,需要一副全口义齿帮助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其中许多患者由于下颌牙槽嵴的严重萎缩,在使用传统全口义齿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松动和咀嚼效果不佳等问题,而骨内种植体修复又有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且对剩余牙槽嵴高度以及下颌骨骨量存在一定的要求。全下颌骨膜下种植体能够很好的弥补以上问题,是一种特别适应于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的修复方法。传统骨膜下种植体手术需要切开患者骨膜制取印模,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来完成修复工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CT数据的个性化骨膜下种植体设计方法,并建立骨膜下种植体—下颌骨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种植体基台个数和间距、加载部位和方向等因素对种植体和下颌骨的应力和变形以及接触面的正应力的影响,为骨膜下种植体临床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CT数据的骨膜下种植体设计方法。利用患者螺旋CT数据在医学影像控制系统软件MIMICS中建立下颌骨的三角面片模型。由于无法对三角面片模型进行加厚,将该模型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中建立曲面三维实体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SolidWorks将曲面实体模型表面切割成种植体基底形状,并进行加厚建立种植体基底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台和连杆模型,并组装成种植体三维实体模型。利用该方法建立的种植体模型无需切开骨膜制取印模,对患者没有伤害。对骨膜下种植体—下颌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了骨膜下种植体—下颌骨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种植体和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种植体与密质骨接触面的正应力和摩擦应力,以及密质骨与松质骨接触面的正应力和摩擦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的薄弱部位,导致种植体与下颌骨分离的拉应力,以及导致种植体与下颌骨错动的摩擦应力的分布。并讨论了不同加载部位和加载方向对结果的影响,为种植体的设计和改进以及临床修复提供力学方面的参考。本论文从计算固体力学,生物力学以及解剖学等多学科角度,针对全下颌骨膜下种植体修复,提出基于CT数据的骨膜下种植体设计方法,结合临床方面的研究,对种植体—下颌骨模型进行接触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上全下颌骨膜下种植体修复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下颌骨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的临床修复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