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深入研究城市韧性问题对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持续推进,与此同时,交通拥堵、雾霾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等问题凸显,自然灾害、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城市迫切需要做出改变,促进城市安全发展,使其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相协调。成德绵经济发展带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处于四川省的领先带动地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韧性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同时,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地处四川东部平原丘陵与西部高原山地的过渡带,自然灾害频发,深入研究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城市韧性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县域为研究单元,借鉴前人提出的“规模-密度-形态”城市韧性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面体法”测算各区县2007-2017年城市综合韧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韧性时空演变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角度构建城市韧性时空格局驱动机制,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探测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韧性的控制作用及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城市韧性影响力度的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城市优化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时序变化上,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县域城市韧性指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个别区县城市韧性指数略有上升;城市韧性偏度系数表明城市韧性较高的县域单元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且在数量上不断减少;城市韧性变异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研究区各区县城市韧性水平在整体下降的同时,县域间差异显著且差异逐渐增大;较高的极差也说明成德绵经济带县域城市的安全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2)空间格局上,2007-2017年研究区的城市韧性出现多个“峰值”中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峰值”中心减少但“峰值”差异加剧,表明研究区内城市韧性指数东西(南北)方向空间特征显著;高城市韧性区域从中心向外围扩张,较高城市韧性区域从中心向外围移动,低城市韧性和较低城市韧性区域从外围向中心扩张,“中心-边缘”特征明显;低城市韧性区县空间连接性较强,主要集中分布在成都中心城区和绵阳北部;较低城市韧性区县在空间上与较高城市韧性区县交错分布,有从零星分布向面状分布转变之势;较高城市韧性区县从块状分布向片状分布转变,空间连接性渐强;高城市韧性区县范围缩减,呈零星分布。(3)就研究区各区县城市韧性水平空间演变特征而言,85.39%的区县处于下降状态,其中快速下降型和波动下降型区县占主导地位,共占比75%,仅有14.71%的区县处于逐渐上升。城市韧性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愈加明显;城市韧性集聚类型空间格局变化较大,整体上以“高-高”类型区和“低-低”类型区为主,其中“低-低”型空间集聚最显著,主要分布于成都中心城区,“高-高”型在空间上由零星分布向片状分布转变。(4)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格局分异是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经济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异及因子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的综合作用强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均生态用地面积逐渐成为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格局的首要因子。各因子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的综合作用强度依次是:生态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交通条件因子>人口因子>社会经济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生态探测结果进一步说明了人均生态用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路网密度对城市韧性空间演变的作用强度最大;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力,需重视地形位指数对生态因子、社会经济、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维度因素的增强作用。分区探测中,生态因子是影响高城市韧性和较低城市韧性区县分异的主要因子,经济因子和交通条件是影响较高城市韧性区县空间分异的关键,地形位指数是影响低城市韧性区县分异的主导因子。(5)发展建议上,高城市韧性区县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较高城市韧性区县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较低城市韧性区县要逐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城市生态屏障;低城市韧性区县需推进旧城改造,探索建设公园城市,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