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腹型过敏性紫癜住院的446例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发病年龄及季节:腹型过敏性紫癜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年龄构成:≤3岁43例(9.64%),4~6岁174例(39.01%),7~10岁172例(38.57%),>10岁57例(12.78%)。发病季节构成比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②诱因:病前2周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者203例(45.52%),病前无明显感染表现但病原学检查阳性者93例(20.85%)。③临床特点:446例患儿中全部有腹痛,另合并便血107例(23.99%),呕吐227例(50.90%),腹泻54例(12.11%)。合并皮疹者319例(71.52%),皮疹后出现腹型表现175例(39.24%),其中在出疹后1周内出现腹型表现者143例(32.06%)。皮疹前出现腹型表现144例(32.23%)。始终无皮疹出现127例(28.48%)。④并发症:肠套叠13例(2.91%),肠穿孔3例(0.673%),阑尾炎接受手术15例(3.36%),坏死性肠炎2例(0.45%)。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231例(51.79%),CRP升高181例(40.58%)。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中接受超声检查者312例(69.96%),25例(8.01%)可见肠壁增厚,134例(42.95%)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淋巴结,89例(28.53%)伴有腹腔积液,13例(4.17%)伴有肠套叠表现。接受CT检查138例(30.94%),有阳性改变者135例,肠壁水肿增厚74例(54.81%),腹腔积液69例(51.11%),其中单纯十二指肠水肿增厚14例(18.91%),十二指肠水肿增厚伴回肠末端节段性增厚49例(66.22%),单纯回肠末端水肿增厚11例(14.86%)。接受胃镜检查41例,阳性改变30例(73.17%),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炎、胃肠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或出血,食管粘膜均无异常发现。⑤治疗及转归:398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入院后24小时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345例(86.68%)在首剂激素治疗后腹痛即可明显缓解;有12例(2.69%)在治疗第二周激素减量时再次腹痛,给予对症治疗甚或激素加量仍无缓解后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3d内腹痛症状全部缓解。激素治疗患儿在减量至口服时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58天,随访1月,有23例因再次腹痛来院,均为饮食不当所致,激素加量后缓解。
结论: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常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好发于秋冬春季节,夏季少见。呼吸道感染常是本病诱因。临床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特点,常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重症可并发肠套叠、阑尾炎甚至肠穿孔。腹型过敏性紫癜如在出疹前出现腹型表现易误诊,血常规、CRP等异常升高,腹部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而胃镜下出现阳性改变对该病有确诊意义。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主要治疗用药,对于重症和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考虑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