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坡地震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iyang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地震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边坡失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强烈的地震作用往往会诱发大量的边坡失稳从而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数量多、规模大、突发性强,往往具有极强的毁灭性,是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在工程抗震设防等工作中需要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程度进行估计,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本文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回顾了边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进展,明确了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工程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本文所采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单因素敏感性系数分析法,单因素敏感性斜率分析法与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法。  (2)论述了拟静力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所采用的数值模拟软件FLAC,讨论了基于FLAC软件求解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求解流程。  (3)在给定地震加速度水平的条件下,利用FLAC边坡数值模拟软件,对边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加速度水平分别为0.03g、0.05g、0.1g、0.15g、0.2g与0.3g的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高>坡角>粘聚力>岩土重度>内摩擦角。在地震加速度水平分别为0.4g与0.8g的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高>粘聚力>坡角>岩土重度>内摩擦角。  (4)在给定地震加速度水平的条件下,利用FLAC边坡数值模拟软件,对边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加速度水平分别为0.05g与0.1g的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高>坡角>粘聚力>内摩擦角>岩土重度。在地震加速度水平分别为0.15g与0.2g的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高>坡角>粘聚力>岩土重度>内摩擦角。在地震加速度水平分别为0.3g与0.4g的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高>粘聚力>坡角>岩土重度>内摩擦角。  (5)对比了单因素与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结论有所差异的原因。并基于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的初步参考方案。
其他文献
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筋混凝土梁-墙节点平面外抗震性能的分析模型研究”(50678018)资助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梁-墙节点的平面外受力性能进行受力分析和等效模型的理
本文利用ANSYS平台的二次开发功能,并依据“相对差商法”思想,开发了一种在ANSYS平台下的桁架结构离散变量优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ANSYS二次开发程序。通过诸多实例的论证,本
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将FRP材料粘贴在要加固结构的受拉面,利用FRP材料的高抗拉性能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FRP加固方式。这种加固方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大体积非杆系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力图形法是非杆系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配筋计算方法,它首先求得配筋截面的线性应力分布图形,再根据拉应力图形
人行天桥大多刚度小、阻尼和基频较低,结构偏柔性,且自振频率与人正常活动的频率接近,在人致荷载和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竖向振动,引起行人的恐慌,TMD作为经典的被动控
学位
本文通过不同楼板形式的砌体结构地震模拟倒塌试验研究以及试验模型的倒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能否通过增强预制板的整体性来控制砌体结构的倒塌破坏模式;通过对典型砌体结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已对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的R -μ-T规律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得出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而实际结构一般为多自由度超静定结构,由于设计和构造上一系列
近年来地震频发,同一建筑结构遭受多次地震作用的情况屡次出现,多次地震作用的抗震设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根据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单次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方法,针对多次
21世纪的桥梁工程将进入建设跨海联岛的新时期,会出现许多超大跨度的桥梁,风对桥梁的作用问题越加显著,过大的抖振响应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甚至危及安全,并加速桥梁结构的疲劳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