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上肢骨折。对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患儿进行切开复位,观察组患儿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康复+术后康复治疗(无石膏外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肱三头肌舌瓣切口切开内固定术+术后康复治疗(石膏外固定)。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种治疗模式的随访资料结果,判断两者的利弊,旨在优化临床治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队列研究,根据患儿围手术期治疗模式为:肱三头肌内外侧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康复+术后康复治疗(无石膏固定);对照组患儿围手术期处理:肱三头肌舌瓣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康复治疗(石膏固定)。对两组患儿在术后1、2、3个月既往随访的数据,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判患儿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入组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30例,平均年龄(7.18±1.78)岁,男性41(68.33%)例,女性19(31.67%)例。左侧患肢39(65.00%)例,右侧患肢21(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患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分析肘关节的活动度(ROM)、肘内外翻畸形发生、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等情况:1.肘关节活动度(ROM)分析:在术后1、2、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肘关节活动度在各组内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术后的肘关节活动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2.肘内翻畸形的分析:在术后1、2、3个月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肘关节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在各组内的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随访记录中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无明显变化。3.日常活动影响项目的分析: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的日常活动影响项目个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日常活动受影响程度大于观察组。4.肘关节疼痛分析:术后1、2、3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肘关节疼痛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肘关节疼痛分级在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手术效果分析: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可见,两组评分为优的患儿与中良差的评分的患儿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3月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对可能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仅手术方式为影响术后效果的独立因素OR为(1.9295%CI:1.074-3.430),行观察组手术方案的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6.经济卫生学分析:按照经济卫生学的比对中可见观察组的住院时长13(11-18)天较对照组住院时长18(14-20)天短;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10755(9547-12482)元较对照组住院总费用13304(10589-17454)元少。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9%,即观察组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治愈效果相比较对照组少109.26元。结论:1.观察组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患儿。2.观察组患儿术后的肘关节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3.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