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以南宁、柳州、梧州、北海为中心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导师李百浩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广西个案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以广西主流城市的南宁、柳州、梧州、北海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史的角度考察了广西近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了四城市近代城市规划实践及其特征,在时间、内容、模式、类型及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与总结。 本文由8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强调了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选题,能填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意义,归纳整理了广西近代城市建设的史料,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首先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整体描述了广西近代城市的形成及其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探讨了城市的开埠与工业化的发展与近代城市化的关系。第三、四、五、六章的主体部分,分述了近代南宁、柳州、梧州、北海4个城市其近代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特征,以及近代规划管理机构与制度的演变。通过在近代规划时间、城市性质与规划类型、城市规划历程及实践、城市规划思想与内涵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研究了四城市“马路建设→旧城改造→实验市规划”的规划过程,总结了其近代城市规划具有“街巷→马路→马路网”的特征及“街巷城→骑楼城→马路城”的形态。结论部分总结了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回顾旧城改造的历史及现状,提出保护旧城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规划展望。本研究旨在研究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尤其是导入西方城市规划思潮与技术,以拓宽、拉直街道变马路,开城门、拆城墙、筑环城马路为重要表现的规划实践研究,为当代广西甚至中国的城市规划研究及新时期的旧城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书中,吴良镛教授认为“一般人往往会有类似经历:某些具有特色的城市,曾经在某方面给自
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目前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铁路客运站也由过去所承担的落后单一的铁路客运功能逐渐转变为与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合作的新型铁路交通枢纽换乘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一场以“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城市建设热潮,在这一过程中,象征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高层建筑得到蓬勃发展,改变着城市旧有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同时
空间结构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如何影响集聚外部性的效应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手段上运用数字技术;二是审美趣味在数字化时代发生的变化。就第一方面来讲,新技术、新设计
随着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益加重,建造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使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发了适合不同国家特点的
旅游业在现代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成为第三产业和国民收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传统旅游目的地主要为风景名胜区、温泉、滨海度假区和宗教圣地等。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
我国口腔医疗水平和口腔医院的数量规模仍较为落后,相关建设标准及规范严重滞后,整体医疗环境设施较为陈旧落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近些年国内口腔
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内的自然环境(采光、通风、幅射、降雨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区内的建筑群布局、尺度比例等都会对其内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世界能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建筑成为人类生存延续的必然选择,而外围护结构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身的性能提出了保温、隔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