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地质、钻井、地球物理数据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技术、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恢复技术及古构造恢复与编制等技术手段,在考虑古断裂体系及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由点及面综合地恢复了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古构造特征,在恢复的同时尝试使用多种剥蚀趋势恢复方法,根据适用条件优选数值结果并进行分析,据此建立古构造控气模式,以期对沁水盆地南部油气勘探评价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沁水盆地南部经历了以燕山早期—中喜马拉雅期为主的多期构造作用,盆地不同位置的差异隆升及伸展运动控制了剥蚀区的迁移及隆坳格局的演变。对比分析不同剥蚀量恢复技术的优缺点,采用以测井声波时差曲线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区二叠系顶面地层剥蚀趋势(量)进行恢复,发现研究区二叠系顶部地层剥蚀厚度整体表现为由北东向南西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剥蚀趋势线呈北东向,且剥蚀范围随构造时期的演化由剥蚀中心向四周扩大,在此基础上,考虑地层的去压实校正,制作平衡剖面,分析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史并运用petromod进行多次模拟,选取最优的模拟结果,计算了太原组顶面(T7)及山西组顶面(T5)在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中喜马拉雅期的古埋深,并在此基础上叠加相应期次的古断裂体系,恢复了太原组顶面(T7)及山西组顶面(T5)在相应时期的古构造。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研究区表现为整体抬升,北部地区的断裂带的隆升幅度最为强烈。山西组顶面整体埋深在6103800m,太原组顶面整体埋深在6703900m;燕山晚期研究区整体具有南西高北东低的地势特征,山西组顶面整体埋深在5403500m,太原组顶面整体埋深在6003560m;中喜马拉雅期在研究区北部沁南区块的断裂带附近地区埋深最大,山西组顶面埋深一般为4002400m,太原组顶面埋深一般为5002500m。全区的地层剥蚀具有一定同步性。通过对研究区单井产能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古隆起、斜坡带是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地质因素,且古隆起、斜坡演化对早期的油气运移、后期调整二次成藏有重要影响。以此为依据划分古构造控气作用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及盆地周边的古隆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