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位移及能量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路为基础,针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位移和滞回耗能反应这两个主要因素,全面阐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广泛开展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趋势,对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位移和能量反应的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目前主要用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能力谱方法中采用等效高阻尼弹性需求谱在理论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影响反应谱的结构动力参数和地震动参数,基于大量强震记录,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出具有统计意义的弹塑性加速度反应谱、弹塑性位移谱、弹塑性位移与弹性位移的比值反应谱及其谱曲线的简化计算公式。给出了弹塑性需求谱曲线,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弹塑性需求谱的能力谱方法和屈服位移改进的计算方法,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2.针对目前抗震设计中仅考虑结构位移反应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不能正确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问题,提出补充耗能量反应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建议,分析影响地震能量反应的地震动及结构动力参数,分别讨论各种参数对能量反应的不同影响,得出具统计意义的弹性和弹塑性总输入能量谱及滞回耗能谱;以及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所占比例的比值谱。拟合出计算谱曲线的简化计算公式,拟合精度高,便于工程设计应用;考虑持时影响对地面运动分类,输入按持时定义分类的地面运动,计算出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时程反应和滞回耗能增量反应,得出不同类型地面运动的最大塑性位移和滞回耗能增量的反应规律,推导出由滞回耗能增量求最大弹塑性位移的计算公式和由此估算结构延性的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依赖单调加载只能近似估计抗震结构整体延性的问题,同时建立了抗震结构的位移和滞回耗能这两个不同反应之间的关系,可为综合研究结构抗震性能提供研究基础;研究杆系模型分别在 7 度和 8 度长持时、中等持时多频谱型和近场短持时脉冲型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得出在不同类型的地面运动作用下,滞回耗能量可能相差几倍甚至上十倍的规律的基础上,并通过对于框架结构不同时刻能量反应和出铰规律的分析,得出框架结构能量薄弱层的概念。提出结构抗震设计应同时考虑位移和耗能量薄弱层的建议和用能量谱估计结构滞回耗能量方法,指出对于不同地震动的输入,应同时控制结构的位移和累积滞回耗能反应;在评判结构破坏时,应加入耗能指标;在考虑滞回耗能的双重损伤指标中应计入一定比例的梁的滞回耗能量的建议,为双指标损伤准则的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I<WP=6>中文摘要3.讨论了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能量反应分析所需要的地震地面运动输入的选择问题,指出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能量反应时,所选地震波应考虑地震波的持时的影响,提出直接基于体系的总输入能量反应对地震波进行按持时影响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仅通过计算结构的弹性总输入能量即可得出地震动的分类,方法简单,概念明确,可方便地应用于工程抗震设计中。4.分析了时程分析法的求解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恢复力模型中采用精确公式求拐点的方法,并推导出求拐点的精确计算公式;5.提出以实际框架结构单位质量的滞回耗能量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单位质量耗能量相等的原则,识别等效弹塑性单自由度系统的屈服位移的方法。通过逐次迭代运算,得出了等效体系的屈服位移d*y。识别的多波统计结果与 FEMA356的d*y接近,方法概念明确,计算简单,结果可信。
其他文献
<正> T 淋巴细胞表面E 受体(CD_2、OKT_(11))研究的历史,波澜起伏。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在免疫学中的应用和与免疫学的结合,尤其是多种单克隆抗体(MoAb)
<正> 这次年会是两年前本会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年会。那时创建本会的热心人士设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次年会检阅和交流了两年来的一部分科研成果,证明原来的设想是切合我国实际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省、市、县青春焕发,生气盎然,都在规划美好的未来。系统工程正是最适合地区计划、城市计划的理论方法,可以说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
本文针对集团公司的财物集中管控有关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概念,进而分析了目前一些集团公司在财务集中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后详细介绍了提高集团公
目前,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休闲业将是今后一大主要支柱产业。国外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已经盛行了近50年,大多是以从产业功能向商业、休闲功能
针对在研究HIV疾病进展中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出现的不同观点,Fust G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些相互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最近的有关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nles)是一类能介导细胞间粘附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的糖蛋白。随着粘附分子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已发现了多种粘附分子,通过阐明粘附分子与疾病的
在细胞免疫系统中,细胞溶解性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ell,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 rcell,NK)在防御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病毒及病菌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使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纯的活性牛白细胞介素2(IL-2)。经分析其分子量约为15.5kd,但从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制备的牛IL-2分子量变化较大,这种异质性归于糖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