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农村社会发展视角下的社区规划研究——以高陵县东樊社区规划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城乡资源紧缺,城乡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中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区,村镇聚集,农业人口众多。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关中农村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由于长时间对农村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关中地区农村规划严重滞后,普遍存在放纵、随机、散乱、落后、无序、低效的状态,农村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关中农村社会发展入手,从农村的社会、经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村庄组织结构、村庄建设、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关中农村社会近年来的变迁,包括非农化与城镇化变迁、农村组织结构变迁、生产方式变迁、生活方式变迁、人口向城镇迁移、家庭与亲族关系变迁等。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农村生产力提高,使得当今农村的变化超越了之前上千年的发展总和。由于这些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农村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是当今农村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层面到经济层面,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农民不再被土地所束缚,出现了“非稳态”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匮乏以及土地正在大规模流转,解放了大部分劳动力。正是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出铺垫,再加上政策的推动,使得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可能。  结合关中地区的地理及农村分布特点,将关中农村类型划分为城中村、城郊村、城外村三种类型,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关中地区农村最普遍的——城郊村类型。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对象——高陵县东樊社区,进行“东樊模式”分析,通过对东樊村的现实状况、矛盾问题以及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潜力,提出适宜性的规模原则、空间组织方式以及相关规划设计原则。总结出一套适应关中地区城郊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建筑竞赛作为获得优秀建筑方案的重要模式,几个世纪以来在许多世界知名建筑设计中采用,产生大量建筑精品的同时也使城市建设事件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不仅是一种竞争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尤其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大学是提升能力和开发智慧的孵化器,是培养科技精英的摇篮。人才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尤其是大学教育更是定性、定格的关键阶段,也关系到一个人对社
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实践的历史精华,是中国建筑中最为显著的一种特征。現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曾经遍布全国的庭院建筑已经逐步被城市建筑所取代。以成都为例,近10年中成都的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多次提出扩大住房保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设施服务体系的中枢,起着承接上级县级医院和指导管理下级村卫生站的作用。随着我国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现行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已经难以满足沿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朝着都市化、都市连绵区、区域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大都市的空间形态问题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世界上著名大都市城市形态的发展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而
论文主要从关中传统民居聚落与民居建筑单体的研究出发,着眼于传统文脉建筑在当代传承中的研究,以传统文脉内涵的文化性、地域性与时代性为理论依托,分析和研究关中传统民居
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滨水环境的恶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再开发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发展至今,滨水空间逐渐由生产型向生活型、服务型功
传统村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与斗转星移,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土地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是传统村落在受到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商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