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詩歌改編為戲曲,對於歷來追求歷史内涵的中國文學,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本文借助文體類型分析理論,比較共用題材下的兩種不同藝術形式。本文尝试建立詩歌和戲曲兩者的比較體系,並據此對這兩種藝術形式影響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因素進行分析、解釋。 首先,本文對取材于文人歌詩詞賦的戲曲作品作一個簡單的梳理,通過這種普遍的文學現象,試圖為我們的文體類型比較研究提供一個可行性研究背景。其次,從詩歌和戲曲的文體類型出發,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與《梧桐雨》、《井底引銀瓶》與《牆頭馬上》、《琵琶行》與《青衫淚》三組詩歌及其改編的戲曲為例,重點選取抒情特性和敍事特性兩個比較角度。前者以考察戲曲與詩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親緣關係為基礎,從音樂表現、詩詞借用、“詩云”自創、“根情”追求四個方面細讀比較三組文本;後者运用敍事學理論,從三組文本中剝離出各自的故事,分別置於敍事時間、敍事視角、敍事結構三個理論平臺,從而展現詩歌改編為戲曲這一過程中的喪失和獲得問题。再次,在上述的詩歌與戲曲的比較體系中,分析抒情特性和敍事特性兩者與人物塑造關係,進而比較詩歌與戲曲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不同。 通過白居易三首詩的實例分析,與本文所建立的簡單理論框架相印證。本文从詩歌和戲曲两种不同文體特征的比较出发,對改編過程中出現的种种差異作出解釋,最终是为了对詩歌與戲曲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一次文體類型比較研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