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发展中,公司的投资行为、股利政策和融资决策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公司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投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地配置,导致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的问题。基于股利代理成本理论,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一理论证实了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是具有影响的。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圈钱、轻回报”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使得上市公司股利发放行为能够进一步规范,证监会明确提出了半强制分红的规定,而随着该政策的出台,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与其制定的现金股利政策相挂钩。因此,在本文中将现金股利、股权再融资与投资效率纳入一个大的框架体系中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对已有理论研究体系实现一定程度的丰富和拓展。 本文首先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文中使用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和梳理了与现金股利和投资行为有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股权再融资和投资的现状,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了本文的假设。其次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2013-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借鉴Richardson (2006)的预期投资模型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水平,并对样本进行划分,分为自由现金流富余且过度投资样本组与自由现金股不足且投资不足样本组,分组检验现金股利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然后将上述两个样本组分别再划分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样本组和未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样本组,进一步实证分析股权再融资对现金股利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最后针对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在自由现金流富余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富余水平与其过度投资程度呈正相关,即具有正的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反之,如果公司面临自由现金流紧缺问题,那么此时这种负自由现金流会使得公司更加容易发生投资不足的问题,即公司自由现金流短缺水平与其投资不足程度呈正相关;在公司具有富余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公司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抑制过度投资;反之,如果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是在公司自由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的,那么公司投资不足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当自由现金流富余时,与未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企业相比,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更显著;当自由现金流短缺时,与未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企业相比,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加剧投资不足的问题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