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和宣传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既是各级政府的历史责任,又是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的神圣使命。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形态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重要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或失传的危险。许许多多的民族民间艺术,目前正处于失传、“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有些即使还存活的项目,也只有民间老艺人掌握,无人继承。面对此情此景,抓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要务。本文从民族乡这一中国基层政治领域入手,选取两安瑶族乡作为田野点,对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羊角舞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羊角舞在两安瑶族乡的历史演变及其传承状况,根据民族乡的特殊性,研究探讨对民族乡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章基于前人对民族乡的研究成果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结合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的视角下提出在民族乡这一基层政权领域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论述了民族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把民族乡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民族乡研究的开拓,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开拓,既有利于民族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以此对两安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