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期,也是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土地资源的需求具有旺盛和刚性特征。我国又是人均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地矛盾极其尖锐,以有限土地资源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又满足经济建设需要,任务异常艰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下,完善我国的土地市场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唯一可行的现实路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国有和集体土地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本文研究的逻辑主线是国际比较、理论选择、市场评价和政策建议。首先比较总结典型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市场建设运行、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储备制度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以资对照分析和借鉴;其次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等的考察,分析上述理论在土地市场发育、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和变迁规律,由此构成全文的理论分析基础。然后进入对我国土地市场评价的具体研究。 在具体研究中,本文对我国国有土地市场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是当前国有土地市场的核心制度,土地市场运行监测是维护市场高效平稳运转的有效机制,并分别进行分析。对土地储备制度的制度演进、制度绩效、制度异化及诱因进行了评价分析,以土地供应量预测、商品房成交量预测和土地供应量影响因素回归预测的组合式方法构建了预测土地储备最佳数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了在当前金融制度环境中,保障土地储备资金供应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对土地“招标拍卖”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制度有效性证明的数学模型、制度的运行程序、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和诱因进行了评价分析,构建了控制土地“招标拍卖”制度“道德风险”的博弈均衡模型,探讨了最优的策略组合;构建了土地出让市场运行监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2006年的市场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市场的监测分析。 在具体研究中,本文对我国集体土地市场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土地征收制度(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是集体土地的核心市场制度,并分别进行分析。对土地征收的制度变迁、制度运行及问题,对照国际经验,进行了分析评价:土地征收范围、征收补偿标准、征收程序和补偿分配等机制虽然在深化完善,但依然难以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制度需要,因而,提出了与划拨用地目录对接以调整征收范围、补偿标准在区片价基础上进一步市场化以完善征地补偿、在土地承包权物权化的基础上授予农民个人独立征地求偿权以完善补偿分配机制、以设立仲裁机构和无偿法律援助为基点完善征收程序等改革建议;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流转形式、流转特点、流转绩效、流转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情况进行了典型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市场培育的产权、收益、制度三要素原则,运用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理论进一步剖析了培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有效性、必然性和客观性,提出了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符合经济发展、符合公平效率的市场培育准则。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探索了我国土地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思路。重点对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框架、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理论创新观点,对构建统一市场的对策从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机制设计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