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占到人群的7%,由此产生的医疗开支占到社会总医疗支出的17%以上,并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的主要损伤来源于长期高糖高脂造成的广泛器官损伤和血管损伤,尤以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等最多。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主要的效应因子,参与心血管功能的生理调节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强烈的血管收缩、刺激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内发生氧化应激等效应,很可能参与了糖尿病造成的心脏、血管、肾脏等各个器官的损伤,若能抑制其作用可能会减轻糖尿病的器官损伤,其确切作用和机制有待研究证明。目的: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药物干预,监测实验大鼠的血糖,胰岛素,血清和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2.观察实验大鼠内皮依赖和非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并分析AngⅡ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体重120-15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组)16只和糖尿病组(DM组)48只。正常对照组标准饲料喂养,糖尿病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食10h,糖尿病组给予一次性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40mg/kg)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注射。注射后一周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以FBG≥16.7mmol/L,且观察期间血糖无明显下降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糖尿病组随后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P组)、糖尿病+缬沙坦组(DMV组)和糖尿病+雷米普利组(DMR组),每组16只。4组大鼠继续以原饲料喂养8周,糖尿病+缬沙坦组每天给予缬沙坦10mg/kg灌胃一次,糖尿病+雷米普利组每天给予雷米普利1mg/kg灌胃一次,糖尿病+生理盐水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一次,每周测空腹血糖一次,监测血糖的变化。9周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及胸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进行后续观察。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收集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进行离体血管收缩舒张功能测定反映血管功能;测定血管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分析AngⅡ引起自由基生成的来源;测定血管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分析AngⅡ引起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结果:1.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造模前,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无差别。给予腹腔注射STZ 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3组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DMP组19.98±1.41mmol/L.DMV组20.05±1.02mmol/L.DMR组21.42±1.26mmol/L vs.NC组5.09±0.25mmol/L,P<0.01),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表一、二)。说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2.糖尿病大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在处死大鼠前,留取血清,收集血管组织测定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升高(3.58±0.31ng/ml vs.2.80±0.23ng/ml,P<0.01),同样在血管组织中也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高(DMP组635.28±10.28pg/ml vs NC组232.21±8.35 pg/ml, P<0.01),表明糖尿病引起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AngⅡ生成显著增加。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和缬沙坦,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糖尿病+雷米普利组血清和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降低(血清3.12±0.18ng/ml vs.3.58±0.31ng/ml,P<0.01,血管组织:398.03±13.26 vs 635.28±10.28pg/ml,P<0.01).而糖尿病+缬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与盐水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3.54±0.15ng/ml,血管组织589.51±10.35)(表三)。3.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测定3.1离体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3.1.1胸主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表现为Emax降低(44.51±2.70%vs.87.01±1.03%,P<0.01).EC50升高(161.60±13.59nmol/L.vs.91.52±1.19nmol/L,P<0.01)。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明显改善了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Emax明显升高(80.12±1.29%、78.56±1.05%vs.44.51±2.70%,P<0.01),EC50下降(109.10±14.20nmol/L.115.37±15.14nmol/L VS.161.60±13.59nmol/L,P<0.01)。(表四)3.1.2肾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肾动脉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表现为Emax降低(58.71±2.63%vs.96.54±3.04%,P<0.01),EC50升高(145.62±17.53nmol/L vs.80.39±7.21nmol/L,P<0.01)。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明显改善了糖尿病大鼠肾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Emax明显升高(86.90±1.52%、80.53±2.35%vs.58.71±2.63%,P<0.01),EC50下降(98.5l±10.82nmol/L.106.31±15.26nmol/L VS.145.62±17.53nmol/L,P<0.01)。(表五)3.1.3肠系膜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肠系膜动脉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表现为Emax降低(57.94±1.93%vs.95.62±3.72%,P<0.01),EC50升高(142.73±20.41nmol/L vs.85.46±4.38nmol/L,P<O.01)。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明显改善了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Emax明显升高(85.36±2.71%、80.32±1.26%vs.57.94±1.93%,P<0.01),EC50下降(100.13±7.58nmol/L.110.03±12.14nmol/L VS.142.73±20.41nmol/L,P<0.01).(表六)3.2离体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3.2.1胸主动脉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环对硝普钠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明显改变,表现为Emax.EC50无差异。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胸主动脉环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显著差异。(表七)3.2.2肾动脉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肾动脉环对硝普钠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明显改变,表现为Emax.EC50无差异。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肾动脉环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显著差异。(表八)3.2.3肠系膜动脉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的肠系膜动脉环对硝普钠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明显改变,表现为Emax.EC50无差异。缬沙坦和雷米普利灌胃8周后,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肠系膜动脉环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显著差异。(表九)4.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生化指标变化4.1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血管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大鼠开始饲养前,各组间血清NO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TZ注射第八周后,测得各组血清NO含量分别为(NC组35.57±3.23μmol/L.DMP组16.38±1.85μmol/L.DMV组25.27±2.36μmol/L.DMR组28.65±1.62μmol/L).八周末,DMP组与NC组相比,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糖尿病+雷米普利组、糖尿病+缬沙坦组大鼠给予雷米普利或缬沙坦灌胃后,大鼠血清NO含量较DMP组增加,差异显著(P<0.01),而雷米普利和缬沙坦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0.26±0.04¨mol/mg vs.0.98±0.06μmol/mg,P<0.01),糖尿病+缬沙坦组和糖尿病+雷米普利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NO含量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0.67±0.03μmol/mg.0.69±0.0lμmol/mg vs.0.26±0.04μmol/mg, P<0.01)(表十)。4.2糖尿病大鼠血管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经测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胸主动脉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3.14±0.24μmol/mg vs.1.15±0.21μmol/mg,P<0.01).经过缬沙坦和雷米普利8周的治疗,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糖尿病+缬沙坦组和糖尿病+雷米普利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1.72±0.78μmol/mg.1.78±0.25μmol/mg vs.3.14±0.24μmol/mg,P<0.01).(表十一)4.3糖尿病大鼠血管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经测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胸主动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76.91±15.81U/mg vs.173.81±10.82U/mg,P<0.01).经过缬沙坦和雷米普利8周的治疗,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糖尿病+缬沙坦组和糖尿病+雷米普利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138.83±11.16U/mg、140.32±9.73U/mg vs.76.91±15.81U/mg,P<0.01)。(表十一)4.4糖尿病大鼠血管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生理盐水组胸主动脉组织MPO含量明显升高(0.165±0.05U/gvs.0.012±0.03U/g,p<0.01);经过缬沙坦和雷米普利8周的治疗,与糖尿病+生理盐水组相比,糖尿病+缬沙坦组和糖尿病+雷米普利组中胸主动脉组织MPO含量明显降低(0.123±0.02 U/g.0.128±0.04 U/g vs.0.165±0.05U/g,p<0.01).(表十一)结论:1.大鼠2型糖尿病造模引起了血清及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雷米普利灌胃可引起血清和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降低,缬沙坦灌胃对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明显影响。雷米普利和缬沙坦灌胃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但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血胰岛素水平升高。2.2型糖尿病大鼠引起了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降低,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无明显改变;给予缬沙坦和雷米普利8周灌胃治疗,可明显减轻糖尿病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其机制与雷米普利和缬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内皮自由基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有关,而与血糖水平变化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
比例阀是一种应用在电液比例技术中的起着控制液体介质流量与速度的液压阀。它在工业、军事、航空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在液压系统中,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整个
限制加重原则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数罪并罚原则。虽然众多学者认为限制加重原则体现刑法的灵活性,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是也有部分学者针对此原则提出了质疑,质疑主
美国莱巴农Dartmouth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一种疫苗能减少宫颈癌引起的死亡。
热原是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生物源性物质。研究最深入的热原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亦称内毒素),内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致病分子,对制药业和医学界是一种热原。基于鲎变形
本文对变电所接地网的设计、施工及安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对于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拥有扎实的基本功,科学练声是惟一的途径.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早练声教学模式和科学的练声步骤及内容两方面进行探讨,使得学
近代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这些丧权辱国条约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些不平等条约甚至贻害至今,造成历史
当前的儿童免疫计划要求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作多次注射。口服或鼻内疫苗接种无需针头并能在接种部位诱导免疫力。然而,蛋白质抗原如此接种免疫原性弱,并能诱发耐受,增强对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