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交通事故造成的早死和残疾人数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人群潜在健康寿命损失。当前,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急救系统,但地区间急救服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制约着急救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首先通过统计年鉴二手资料分析,从病人的需要、利用、资源分布三个方面来讨论急救医疗服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公平性,从而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急救医疗服务公平性情况。在进一步的实地调研中,选择重庆市、湖北省和江苏省作为样本地区,详细分析三地医护、经费、设施设备资源分布情况,探讨影响急救医疗公平性的资源分布方面因素,从而为提高急救医疗公平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进行二手资料分析,计算心脑血管疾病、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的集中指数来比较东、中、西部间急救医疗需要公平性,计算急诊利用率的集中指数比较地区间急救医疗利用的地区间公平性,以急救中心按人口和区域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表示急救医疗资源分布的地区间公平性。实地调研中,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江苏省、湖北省和重庆市作为样本地区,再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中、低分别选择3个市级行政区域,共9个地区作为研究现场。每个地区抽取提供急救医疗服务中心的二级、三级医院各2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所,共45所医疗机构作为样本站点。对样本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卫生行政负责人、站点管理者、急救医护人员进行定性访谈。计数资料采用校正检验水准的卡方检验和构成比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定性资料运用Colaizzi七步法进行分析、整理、主题提炼。结果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集中趋势由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意外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始终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区间不公平性持续存在。急诊利用率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但不公平性逐年改善。急救中心按人口分布和按照区域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0922~0.1200和0.5481~0.5696,急救资源按人口分布趋于公平,按区域面积分布高度不公平。通过校正检验水准的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被调查的45家急救医疗站点中,江苏省急救卫生人员年龄构成大于湖北省(X2=19.955,P=0.001),湖北省大于重庆市(X2=19.414,P=0.001);江苏省急救卫生人员学历构成高于重庆地区(X2=23.991,P=0.000);重庆、湖北、江苏三地急救卫生人员职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49,P=0.156);江苏省急救卫生人员从事急救工作的年限总体高于湖北省(X2=24.507,P=0.000),湖北省高于重庆市(X2=14.596,P=0.006)。进行构成比分析发现,急救站点建设情况,江苏省和湖北省急救中心直属站点比例高于重庆市水平;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方面,江苏省配置率普遍高于湖北省,湖北省高于重庆市。对访谈资料通过Colaizzi法进行归纳分析,得出5个主题:政府顶层设计、急救人才队伍建设、车辆设备配置、急救医疗公益属性、群众自救互救意识。结论通过对年鉴资料进行二手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急救医疗服务存在地区间不公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急救医疗表现为“高需要、低提供、低利用”。在重庆市、湖北省、江苏省三地调研中发现,相较于江苏省和湖北省,重庆市急救医护人员表现为年轻化、学历较低和工作经验缺乏;政府投入少,急救站点全部依托医院建立,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率低。应落实急救医疗公益属性,增加政府投入,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站点建设,重视急救医生护士培养,提高急救设备配置率,以保障居民最基本生命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