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peptic ulcer bleeding, PUB)是一个常见且潜在生命危险的临床疾病。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有效的内镜止血方法及抑酸药物的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物联合内镜的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在很多医疗单位内镜治疗已被广泛采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而手术治疗,作为控制出血的最彻底的方法,多在上述治疗方法失败后采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道大出血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手术治疗疗效的因素以及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等,旨在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将患者的年龄、既往有无溃疡病史、既往有无基础疾病、胃镜下Forrest分级、Rockall评分、血红蛋白、手术类型等临床指标作为变量,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种因素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疗效的影响。结果:(1)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胃溃疡26例(56.5%);十二指肠溃疡15例(32.6%);复合性溃疡5例(10.9%);其中伴癌变5例(10.9%),癌变者全部为胃溃疡。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Billroth I式吻合术20例(43.5%),胃大部切除Billroth II式吻合术16例(34.8%),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6.5%);溃疡切除术3例(6.5%);胃癌根治术4例(8.7%);其中溃疡旷置术8例(17.4%)。本组经过一次手术而达到止血并治愈出院42例(91.3%),需二次手术3例并治愈出院(6.5%);死亡1例(2.2%)。(2)本组病例中Forrest分级I级病例32例(69.6%),发生并发症5例(10.9%),死亡1例(2.2%);II级病例14例(30.4%),发生并发症1例(2.2%),死亡0例(0%);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本组病例中Rockall危险度分级1~4分的病例21例(45.7%),发生并发症0例(0%),死亡0例(0%);5~8分病例25例(54.3%),发生并发症6例(13.0%),死亡1例(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发生失血性休克及出现重度贫血与无失血性休克病及中度贫血比较,并发症发生率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既往有无溃疡病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有无基础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早期作出诊断及危险度评估、良好术前准备、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精湛的手术技术以及严密的术中、术后监护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2)在病情评估中,Rockall评分比胃镜下Forrest分级更能反应出病情的危重性,但不能单一的依靠这些分级,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血生化检查等,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3)年龄高、既往有基础疾病、出现休克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比较困难,对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