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博士论文之目的,并非是要描述或诠释历史事实的本质,这实际上恰恰是我所放弃的任务;我更愿意在本论文中发展或明确一些概念,如“客观历史”等,并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更富成效的方式来谈论历史事实。为此,本论文将坚持一首要信念,即存有一独立的历史实在,且接受如下关于历史之定义,即“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1)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以及(2)我们现在用它们来构造的叙述或说明。在本论文中,前者被称为历史Ⅰ,后者为历史Ⅱ。本来,历史Ⅰ不能为任何思维或语言所捕捉,但通过区分作为描写性概念的“客观”及规范性概念的“客观”,本论文将日常用法中的历史Ⅰ抽象出一概念,即“客观历史”,并界定此概念与历史Ⅱ即历史文本之关系,即弗雷格所提出的意谓与意义之分别。由此,历史文本便只是指涉辨识客观历史的方式,无关乎真假,抑或是说,“真”或“假”不能作为历史文本的评判标准,且历史文本的价值关键在于其用法。在此,必须指出,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绝对是不同质的,但在历史学的研究实践之中,二者却往往是以“客观-文本历史”这样一个复合概念的面貌出现。当然,这一复合概念并非不可存在于历史学之中。事实上,本论文认为,至少从知识进步的角度上,知道a=b要比a=a更有价值,因为正如康德所说,我们不需要任何信息便可确认前者,而后者却不总是能够先验地建立起来。不过,本论文有理由对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二者严格区别,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精读卡尔·贝克尔之经典文本《什么是历史事实》,构建一包含有客观史实(A)、观念史实(B)、非客观史实(A)与非观念史实(B)四范畴的结构模型:如上图所示,A∩B、A∩B、A∩B和A∩B即分别表示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与非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作为一元史学范畴,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A∩B,在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中,并无实现的可能。原因在于,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二者具有互补性,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客观史实愈趋于精确,观念史实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A∩B,即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历史学家若浅尝辄止,极易将其逐出于历史学范域之外。但是,不容否认,此一范畴的确存在于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之中,且对准确界定历史事实之性质效用卓著。具体言之,在历史学视野之内,此一范畴可从如下四层次入手加以考察:A∩B反映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和篡改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某种基本真实的不在场;以及A∩B与任何真实完全没有联系,纯粹是自身的拟像。至于A∩B和A∩B此二范畴,皆非历史学家在其日常实践中所可能遇到。但是,前者指称“沉默的客观史实”,尽管不能直接观察之,但其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历史画面而言,不可或缺;而后者可界定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无”,或可参照狄拉克关于正电子之表述以为一隐喻,理解此范畴。如果我们不考虑A∩B这一典型的形而上学范畴,则A∩B、A∩B及A∩B三者之关系便可于一个三角形中表现无遗。其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上述三范畴,则此三角形之三个顶点便可视为历史事实所可能处于的三种纯粹状态,即:某一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可以确认其属于A∩B、A∩B抑或A∩B。至于三角形内部,其无限多个点则对应着处于不纯粹状态下的那些历史事实——它们主要是所谓“复杂的历史事实”,比如说:“此历史事实的m片断属于A∩B,但n片断则属于A∩B。”一言以蔽之,由A∩B、A∩B及A∩B三者所构成的这一三角形即描画了历史学的日常实践所可能覆盖的全部区域。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我们关于历史事实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论文还将越出历史学的边界,通过考察历史类电脑游戏及公共历史话语,将“历史的否定”层面纳入研究视野,进而得出结论:历史与“历史的否定”可以相反的方式指涉同一个意谓。总之,本博士论文之写作,归根结底,只能是描述历史学的日常实践,而绝不干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