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机械脱粒降损增效机理及其关键部件仿生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产生的小麦籽粒损失和损伤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创新小麦脱粒原理、革新小麦脱粒部件是推动小麦收获机械降损增效技术升级的关键。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了对物料的低损伤、高效率的接触特性,为解决小麦降损增效脱粒提供了天然生物模本。本文基于小麦的物料属性和机械脱粒界面特征,以黄牛舌部乳突结构的界面接触力学特性为仿生依据,进行仿生脱粒机理及其关键部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价值。小麦的几何特征和力学特性是研究脱粒界面接触特征的基础。本文研究发现,颖壳和籽粒形成麦穗单元,多个麦穗单元关于穗轴交错叠加排列,形成具有规则形貌的接触表面;麦穗与金属板的静摩擦因数为0.536,与硅胶板的静摩擦因数为0.670;茎秆下部的拉伸强度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小,茎秆拉伸的非线性特点突出,穗轴的拉伸强度从下向上逐渐减小。本文通过建立机械脱粒界面几何模型发现,在冲击、揉搓、梳刷及碾压等脱粒工艺下,脱粒部件通过能量传递使麦穗单元克服与穗轴的生物连接力,实现脱落;脱粒界面的接触方式不同,产生的脱粒效果不同,其中,冲击脱粒界面的效率最高,造成的籽粒损伤率和损失率最大,揉搓脱粒界面的脱净率最高,但脱粒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解决脱净率和损伤率之间的矛盾,是创新脱粒机理和优化脱粒部件的关键。自然界中大量食草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的舌部对植物具有低损高效接触功能。本文研究发现,黄牛作为典型的反刍动物,具有高频率、大喂入量的摄食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发现,黄牛舌尖规则分布大量丝状乳突,这些乳突与舌面呈34.69°~38.86°夹角,并向口腔方向倾斜,乳突顶部呈圆球状,整体轮廓呈圆锥状;本文采用力学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黄牛舌尖表面的赫兹模型、断裂模型、静力学模型和粘着模型,分析了舌尖与物料的接触界面形成、扩展、稳定和分解机制,研究发现,丝状乳突有助于增强舌尖与物料接触强度,降低对物料的机械’损伤;本文通过对接触界面的动力学推导发现,丝状乳突在运动过程中具有降低功耗的特性。黄牛舌尖对物料的低损、高效接触力学特性,为探索仿生脱粒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本文研究的仿生脱粒界面是以弓齿为结构主体、以仿生乳突结构为表面形态、以小麦侧面垂直接触为接触方式,具有降损增效功能的新型脱粒界面。本文在分析机械脱粒界面接触特征和舌尖表面低损高效接触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对脱粒界面优化出:(1)5种基本形态单元,即牛舌乳突、倾斜平顶类乳突、垂直球头类乳突、垂直平顶类乳突和弓齿柱面;(2)在仿生脱粒界面中,采用刚柔耦合机制实现麦穗和籽粒的差异性接触,合理调整麦穗和籽粒的能量分配,同步实现最大脱净率和最小损伤率;(3)仿生脱粒界面依靠形态仿生改善脱粒部件与麦穗的接触方式,依靠结构仿生改善麦穗单元的受力方式、籽粒的变形量以及脱粒界面的有效区域,基于形态和结构的耦合仿生原理,将传统的麦穗整体受力,改变为麦穗单元的微观精确受力,进而实现高效脱粒和低损伤脱粒的有机融合。仿生降损增效脱粒机理可以为小麦机械脱粒部件的仿生设计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仿生脱粒界面优化实现降损增效脱粒。本文以黄牛舌尖表面低损高效接触机制为设计原理,以半喂入式切流脱粒滚筒为应用环境,设计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关键部件—仿生弓齿。在本文的仿生设计中,将仿生齿形作为仿生弓齿的刚性单元,以舌尖丝状乳突为仿生齿形的设计原型,以麦穗几何特征为仿生齿形的设计边界条件。优化分析中,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关键部件仿真优化。本文基于仿生齿形和仿生弓齿的功能而设计相关试验台,为验证仿生降损增效机理奠定硬件基础。通过仿生设计发现,与标准弓齿的作业机理相比,仿生弓齿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可以同时与麦穗接触,并对麦穗单元施加微观力矩作用,而标准弓齿的两侧在脱粒过程中几乎不发挥有效脱粒作用。通过仿真优化发现,仿生弓齿的柔性单元对小麦籽粒具有显著的改善应力分布和降低应力幅值的效果,降低机械化脱粒过程中的籽粒损伤率;柔性单元的弹性模量小于小麦籽粒的,碰撞发生瞬间,柔性单元吸收小麦籽粒的动能,转化成柔性单元的形变,促使小麦籽粒总能量降低,减小其自身形变损伤的能量来源。根据台架试验建立的仿生弓齿脱净率和损伤率回归方程发现,仿生弓齿能够同时提高脱净率、降低损伤率,当滚筒转速N=350 rpm时,最大脱净率为98.33%,此时小麦的损伤率为1.361%。在较低脱粒速度条件下,仿生弓齿能够实现较高脱净率,一种原因是,仿生弓齿的弓形结构能够对麦穗整体施加冲击作用,另一原因是,仿生齿形结构能够对麦穗的局部结构施加微观机械摩擦作用,当麦穗在冲击和摩擦双重作用下,所吸收的能量能够高效地转化成麦穗单元的脱落功。本文通过台架试验表明,仿生弓齿具有良好的降损增效脱粒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常微分方程仿射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分别对一阶、二阶标量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以及向量常微分方程仿射周期解的存在性作了相应的研究.在第一章第一节,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微分方程的起源、背景及其广泛的应用,同时介绍了解的结构和正规解的概念,以及本文研究的仿射周期解的定义和己有的工作.在第二节,我们介绍了Leray和Schauder的连续性方法,该方法在研究非线性方程方面是很基本的.在第三节
表观遗传调控主要分为四种方式:DNA甲基化,非编码RNA作用,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INO80作为一类染色质重塑酶,能够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改变染色质结构,包括引起DNA在核小体上的滑动和经典组蛋白与组蛋白变体之间的置换。H2A.Z是经典组蛋白H2A的一种变体,结构的改变导致其与DNA结合能力的差异,它广泛分布在染色质上特殊的位点行使相应的特异功能。MOF作为一类组蛋白乙酰化酶,可以乙酰化组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fs LIBS)是近些年发展较快,且较为受人们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关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人们广泛地将其应用到检测或探测领域。由于其具有实时、准确、超强、超快等特点,它在金属冶炼、土壤探测、激光烧蚀等应用领域都有着令人期待的应用前景。由于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检测物质化学成分的应用中,表现出检测效率高、检出限低、对样品损伤小、可快速得出检测结果等优点,近些年对fsL
肝细胞癌(HCC)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致死率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而且肝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寻求有效肝癌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肝癌一般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转化而来,并且在病变过程中常伴随CyclinD1的过表达,促进CDK4的活化,促进肝细胞增殖。Cyclin D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包括肝癌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受到高度重视,已经成为解决科学技术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必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国防军工、建筑工程、医学与仿生工程等各个领域。现阶段发展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有限元法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计算方法,是数值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刚度矩阵偏“硬”,位移解偏小,处理畸变网格能力低,对网格质量要求高等缺陷严重阻
一直以来,人们对原子结构和光谱的研究有很大的兴趣。在实验中,人们可以获得光谱线的波长、能级自然辐射寿命、分支比、超精细劈裂常数等一系列的光谱数据。这些光谱数据不但在理解原子结构方面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例如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借助各种地基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人们获得了大量高分辨率的天体光谱,对这些光谱的分析有助于人们研究恒星演化过程,确定星系和星云中的元素丰度,而光谱分析很大程度
病毒感染因子(Viral infectivity factor,Vif)是除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以外的所有慢病毒编码的一种病毒辅助性因子。Vif蛋白在慢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慢病毒的Vif蛋白的保守性很高,这也说明在进化的过程中,Vif蛋白的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所以,对于Vif蛋白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
吉黑东部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前人对区域内多处侵入岩体和火山岩进行了成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但古亚洲洋构造域何时停止对吉黑东部影响,古太平洋板块何时开始向吉黑东部地区俯冲仍存在较多争议,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区中生代早中期火成岩时空分布特征认识不足有关。本文以延边地区中生代早中期火成岩和和龙市北部一条NN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为研究对象。应用
中国东北地区蓝片岩的研究为探讨显生宙东北地区微陆块拼贴位置和时限以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对内蒙古头道桥地区和黑龙江依兰、牡丹江地区蓝片岩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微区化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利用相平衡模拟的方法,结合年代学工作,绘制其变质作用演化P-T轨迹,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内蒙古头道桥地区蓝片岩主要分为两类:绿帘石绿泥石蓝闪石片岩(chl-ep-gl
碳、硼等以p电子作为价壳层电子的主族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相对丰富,且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在分子系统中,p电子的自旋极化行为与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器件等的设计与应用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并且,如果系统中的p价电子与未满占据价壳层上的高角动量f价壳层电子产生关联,则会带来更为丰富的轨道杂化和自旋极化行为。因此,理解这些电子自旋极化行为,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挑战。而如果能进一步对这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