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构建的安徽政府形象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l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样本调查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前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安徽政府形象,并对此提出作者自己的研究结论以及相应的传播策略。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组成:  第一章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对现有政府形象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确定本项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首先从广义和狭义、“混合论”和“反映论”以及三个子概念的层面阐述了政府形象的本质内涵;然后引入政府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具体介绍了政府形象传播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大众传媒在构建政府形象传播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第三章是大众传媒对安徽地区政府形象塑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着重分析了省外媒体塑造的安徽政府形象现状,以及常态与非常态情况下本地媒体呈现的安徽政府形象。作为补充,还对主流媒体塑造的发达地区(江苏)政府形象与欠发达地区(安徽)政府形象进行了差异性比较。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文本分析:一是从2008年《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上选取有关安徽政府报道为样本,并从版面位置、体裁、涉及内容和倾向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选取《人民日报》上同期有关江苏政府的报道作为参照对象,比较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差异。二是以本地的《安徽日报》和《新安晚报》为代表,研究常态下本地媒体构建的安徽政府形象如何。三是以《安徽日报》上2008年初的雪灾报道为个案,研究分析本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如何构建安徽政府形象。  第四章在上述理论分析、现状调查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提出大众传媒构建安徽政府形象的传播策略。一方面是从加强自身传播力出发,包括理念层面上由“宣传”到“传播”观念的转变,需要遵循平等原则、双向沟通原则和整合原则,并在内容层面上讲求传播方法和技巧,比如利用平衡报道获得公信力、在现有媒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硬”新闻“软”报道以及避免被外部媒体“误读”。另一方面是从危机事件中的传媒策略出发,主要论证了及时性策略、危机预警策略、人本关怀策略和联动策略。  政府形象就是生产力,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有限政府有效行政更多地需要依靠“软”力量,而政府形象正属于这样一种重要的因素。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政府形象塑造这方面,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具体的传播策略上,都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研究如何优化欠发达地区政府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迫切性。本文正是基于此,才选择安徽这个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政府形象传播虽然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传播,却与大众传媒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大众传播已经无处不在,如果说,政府形象被作为一种产品输出,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一种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广泛的最好的输出渠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大众传媒特殊的性质,媒体被誉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天然的和政府具有血肉相连的的关系,并且“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本身就是我国新闻媒介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都有必要从“媒体作为”的角度来阐述政府形象传播。  但是,当前对于政府形象传播的研究,大多是从行政管理学或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出发。即使是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多从“国家形象传播”的层面来阐述,即着重研究的是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而专门从对内宣传与传播这个范畴进行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则很少见。本论文试图对此进行力所能及的补充研究。  
其他文献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是在加华人获知当地主流社会信息和国内动态的重要渠道,在沟通信息、维系民族情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生与发展已逾百年,但国内学者对其的关注度并
期刊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而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缺乏必要的危机应对处理经验和媒介公关意识。本文通过对2005年发生在安徽省泗县的“甲肝疫苗事件”这一典型突发公
期刊
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而且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均有重要的间接影响。  在公众视域下,“食品安全”也是近年来被热议的问题之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