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固本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粘连相关细胞因子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生物致炎剂注入法建立CPID大鼠模型,观察化瘀固本方和康妇炎胶囊对CPID模型大鼠的对比研究,观察CPID模型大鼠盆腔内生殖器官变化,在光镜下观察左侧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变化。S-P法检测TGF-β1、EGF免疫组化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ICAM-1mRNA、TNF-αmRNA表达及wes tern blot法检测NF-kB蛋白测定,来探讨化瘀固本方对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   1、用生物致炎剂和化学致炎剂分别诱导3组CPID大鼠模型,以检验模型的建立成功并进行筛选,为化瘀固本方治疗CPID模型大鼠奠定实验模型基础。   2、将40只成年未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瘀固本组、康妇炎组。生物致炎剂官腔注入法造模后第21天即分组灌胃给药,灌胃14天后肉眼观察盆腔内生殖器官变化并评分,在光镜下观察左侧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评分。   3、灌胃14天后,于近子宫处摘取左侧部分输卵管,取材标本液氮罐保存,以S-P法检测CPID模型大鼠TGF-β1、EGF免疫组化的表达水平。   4、灌胃14天后,于近子宫处摘取左侧部分输卵管,取材标本液氮罐保存,以Real-time PCR法检测CPID模型大鼠ICAM-1mRNA、TNF-αmRNA的表达水平。   5、灌胃14天后,于近子宫处摘取左侧部分输卵管,取材标本液氮罐保存,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PID模型大鼠NF-k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生物致炎剂注入法以常见的CPID致病病原微生物作为致炎剂来制作动物模型,见子宫及左侧输卵管炎性充血、红肿,表面均有炎性渗出,部分呈粘液状,左侧输卵管明显增粗、弯曲,与子宫表面有少许膜样粘连,典型的慢性盆腔炎症状出现。   2、模型组大鼠的盆腔内生殖器官评分水平、左侧输卵管病理形态学评分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有差异(P<0.01),化瘀固本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康妇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CPID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TGF-β1、EGF的表达明显降低,化瘀固本方干预后检测有明显升高趋势,其表达调节作用优于康妇炎组。   4、CPID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ICAM-1mRNA、TNF-αmRN的表达显著升高,化瘀固本方能下调CPID模型大鼠的输卵管组织中ICAM-1mRNA、TNF-αmRNA的表达,相对于康妇炎组有较强优势。   5、CPID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NF-k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化瘀固本方药物干预后NF-kB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并优于康妇炎组。减轻了CPID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的炎性程度。   结论:   化瘀固本方可通过对CPID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的粘连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抑制其启动多种细胞因子的转录及表达,有效抑制盆腔炎模型大鼠炎症,减轻了CPID模型大鼠盆腔及输卵管组织的炎性程度,改善了解盆腔粘连,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药物对粘连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明显优于康妇炎组,其在改善慢性盆腔炎症粘连的免疫调节方面表现出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此次研究是通过对肾精亏虚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寻求针刺治疗该病的最优穴位组合,从而为临床上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针刺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治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