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通过有限元(FEM)计算及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对一种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初始损伤孔洞对Mode Ⅰ/Ⅱ混合加载下的后续损伤演化和断裂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的主要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有限元(FEM)计算及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对一种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初始损伤孔洞对Mode Ⅰ/Ⅱ混合加载下的后续损伤演化和断裂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的主要创新性结论如下:
(1)Mode Ⅰ/Ⅱ混合加载下,缺口前钝化侧的孔洞在外加载荷P/Pgy<0.2时没有长大;0.2
0.8后快速长大,且长大速率随P/Pgy而增加。锐化侧的孔洞在整个加载范围内基本没有长大。整体孔洞面积分数fa随P/Pgy的增加源于钝化侧孔洞的长大。钝化侧较高的三向应力度<σ<,m>/σ>和等效塑性应变εp是其孔洞长大的主要力学原因。
(2)纯Mode Ⅰ加载时,缺口中心区的大部分孔洞在高<σ<,m>/σ>,εp的作用下快速长大,导致最快的损伤发展速率和最低的延性起裂韧性,起裂位置在缺口中心,Mode Ⅰ/Ⅱ复合加载时,随Mode Ⅱ比例的增加,钝化侧的孔洞长大速率总体上减慢;锐化侧孔洞由略有长大,到基本不变,再到尺寸减小而发生转变。因而导致总体的损伤发展速率随Mode Ⅱ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钝化侧孔洞长大最快列的位置,随Mode Ⅱ比例的增加,由靠近缺口中心向远离缺口中心移动,由孔洞长大最快列所决定的延性起裂位置发生相应移动。上述孔洞长大和聚合行为及材料延性起裂位置和起裂韧性随Mode Ⅱ比例的变化源于Mode Ⅰ/Ⅱ复合加载时,缺口前端的三向应力度<σ<,m>/σ>,和等效塑性应变εp的分布随Mode Ⅱ比例的变化。较高<σ<,m>/σ>和εp处的孔洞长大速率快,聚合得早,决定了延性起裂位置和起裂韧性。
(3)当外加载荷P/Pgy<0.8时,不同初始损伤量的三个试样的孔洞面积分数fa随P/Pgy基本不变;0.8
1.0后,三个试样的孔洞面积分数fa都随P/Pgy迅速增加,且初始损伤孔洞越大,孔洞面积分数fa增长越快,即损伤演化速率加快。孔洞面积分数fa的变化主要源于钝化侧孔洞的长大。在锐化侧,孔洞尺寸基本不变或略微减小。随初始孔洞尺寸增加(即初始损伤量增加),钝化侧孔洞周围的局部三向应力和塑性应变εp的值增大,孔洞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使较高载荷P/Pgy时的孔洞长大速率增大,使孔洞与缺口之间的聚合发生得更早,材料的延性起裂韧性(Pi,E)降低。
(4)GTN损伤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预测Mode Ⅰ/Ⅱ混合加载下具有较高Mode Ⅰ比例的试样发生于钝化侧的微孔型延性起裂的位置和裂纹扩展方向。而不能预测Mode Ⅱ比例很高时,发生于锐化侧的剪切型开裂。用GTN模型模拟预测的延性起裂韧性P和E要高于实验测定值。其主要原因是GTN模型用微孔体积分数f这一损伤变量隐式地描述孔洞长大和聚合的损伤演化过程,而未考虑具体孔洞的尺寸,形态,分布和方位对损伤演化和断裂过程的影响。由于GTN模型是基于微孔洞的形核,长大和聚合的延性断裂机理而建立的,在三向应力度<σ<,m>/σ>较高时,这一机理的主导作用加强,其对损伤断裂预测的准确性提高,因此在纯Mode Ⅰ加载时预测值与实验吻合程度最好。随Mode Ⅱ比例的增加,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升高,裂纹扩展韧性增加。
(5)当初始损伤孔洞在缺口前呈周期性均匀分布时,裂纹沿径向的一列孔洞直线扩展,裂纹扩展速度快,扩展阻力低。当孔洞呈错开的非周期性均匀分布时,裂纹沿径向呈“之”字形扩展,相距较近的孔洞诱导了裂纹扩展路径。当大小相同的孔洞呈随机混乱分布时,位于钝化侧高<σ<,m>/σ>和εp区的孔洞长大快,且相距较近的孔洞优先长大聚合,导致在缺口前一定距离处延性起裂。随后裂纹扩展沿高<σ<,m>/σ>和εp的路径,并被距裂纹较近的孔洞所诱导,使裂纹呈不规则曲线扩展,与实验观察吻合。当大小不同的孔洞呈随机混乱分布时,其裂纹起裂和扩展形貌与大小相同的孔洞呈随机混乱分布时相似,只是大尺寸的孔洞长大快,在诱导裂纹扩展路径中起主导作用,与实验观察十分吻合。当椭圆形孔洞呈随机分布时,孔洞位向对裂纹扩展路径有重要影响。当孔洞的长轴与缺口切向垂直时,孔洞长轴两端产生高的应力,应变和损伤集中,使孔洞的长大,聚合加快,并诱导裂纹沿这些孔洞扩展。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材料的延性断裂韧性,在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加工中,应尽可能使夹杂/孔洞的尺寸减小,并使其尽可能呈球形,在空间上呈随机均匀分布。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中期,混凝土结构因耐久性不良造成过早失效及崩塌破坏的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世界各国为此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由于工程安全因素,更由于耗费巨资的经济因素,混
铂族金属因其具有优良、特殊的性能而日益受到关注。钯合金纳米线制作的氢传感敏感元件,不会在较高浓度的氢气环境中发生损伤而失效,具有室温吸氢的可逆性、快速响应能力和抗硫
我国的钢铁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已占有重要的位置,2006年首超4亿吨,稳居世界首位。而与高速发展的钢铁产业相比,我国的能源产业就较为落后。大力发展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