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三峡水库中段涪陵、忠县和万州为典型断面,进行一个水文年的跟踪监测。以三个监测点位泥-水界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底泥的各项指标(粒径分布、饱和含水率、有机碳含量、全氮、氨氮以及NO3--N、上覆水的水质理化指标(TOC、TN、NH4+-N以及NO3--N)、环境因子(pH、温度以及DO)以及温室气体分压(CO2和CH4),研究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别对底泥、上覆水各项数据以及泥-水界面之间各项数据与温室气体做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一个水位年的研究期观测期中,本次研究范围内的泥-水界面两侧的各项指标有着明显地理差异性。常年回水区(忠县万州)和变动回水区(涪陵)的不同水文特征,使得本次研究的三个点位中,万州和忠县的大多数指标有较为一致的规律,而涪陵则较为特殊。其中具有该规律的指标有粒径分布、底泥有机碳含量、底泥全氮含量以及pH值。另外,底泥泥沙的饱和含水率,底泥NH4+-N,上覆水TOC浓度呈现一定规律的浓度梯度,且与距离大坝的距离有一定程度线性关系。其余指标未有较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季节性差异在各项数据的时空分布带来较为明显的变化。不同的季节水库不同的运行状态,水文条件以及温度,对各项指标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影响。本次研究三个监测点位的CH4与上覆水TN、上覆水NO3--N、pH值以及平均粒径有着直接相关性,而与泥-水界面间接相关性有底泥中的全氮、NH4+-N、NO3--N和有机碳。与CO2分压浓度直接相关性的指标为上覆水TN、底泥全氮、底泥NH4+-N、DO和温度,与有泥-水界面间接相关性有底泥中的全氮、NH4+-N、NO3--N和上覆水的TN、NH4+-N。DO、pH和CO2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协同变化,且相互影响。DO浓度在泥-水界面对CO2的产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强化作用,充足的DO有利于氨化细菌等好氧细菌的生理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是由于DO浓度的增加,还因为大量有机碳的消耗可带来更强的呼吸作用。同时在DO的浓度对泥-水界面的氮元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另外,pH条件影响了天然有机物离解度,可改变水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物的形态,使得增强有机物的质子化程度,使得该界面的成为有机物富集沉降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