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同步性研究——基于R的研究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价波动的同步性(Synchronicity)即在中国通常所说的“同涨共跌”现象,是指在某一时间段绝大多数股票价格同时上涨或者同时下跌。这一现象意味着公司的特质信息(Firm-specific Information)较少地纳入投资者的资产定价之中或者说对投资者的价值较低。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得公司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严重趋同化,而且削弱了股票价格对公司价值的甄别、筛选和反馈功能,极大破坏了公司信号的传递机制,弱化了证券市场通过价格来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Wurgler,2000;Morck等,2000,2003,2004;Jin和Myers,2006)。 就中国证券市场而言,股价波动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同涨共跌,,现象。在Morck、Yueng和Yu(2000)的研究中,中国股价波动同步性仅次于波兰,位居世界第二;而在Jin和Myers(2006)所考察的40个国家中,中国股价波动同步性则位居第一。那么,为什么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同涨共跌现象会如此严重?其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对此缺乏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本文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公司特征和制度背景,分别从证券市场投资者构成、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三个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同步性的成因进行考察,以期为转轨经济中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支持。 本文得到如下重要研究结果: 第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程度对股价波动同步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中国证券市场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体的结构是较高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原因之一。 第二,公司透明度对股价波动同步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中国上市公司较差的信息披露质量和较低的公司透明度是较高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原因之二。 第三,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对股价波动同步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中国证券市场较薄弱的制度环境是较高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原因之三。 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动机、研究思路、框架安排以及主要学术贡献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回顾。首先,介绍了股价波动同步性的概念及其相应的度量方法;其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价格信息效率、经济运行效率和市场筛选机制三个方面介绍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经济影响;最后,本章分别从投资者行为、公司信息环境、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对股价波动同步性的成因进行文献回顾,为本文的实证检验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相关制度背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同步性的表现及其特点,通过引入48个政策性事件,检验中国证券市场所谓的“政策市”在股价波动同步性上的表现;接着,本章详细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构成及其行为特征、中国上市公司透明度现状和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现状,为本文的实证检验提供制度背景。 第四章实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交易者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本章首先回顾了与机构投资者相关的重要文献;在此基础上,本章以机构投资者作为信息交易者的代理变量,从机构投资者跟随数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持股比例之比三个方面实证考察了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交易者的参与程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实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本章首先回顾了与透明度相关的重要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组织复杂性两个维度建立一套上市公司透明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会计信息透明度、组织结构复杂性以及总的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从动态的、历史研究的视野实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演进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本章首先引入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进程具有较大推进作用的6个法律事件,进而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在这6个法律事件颁布前后,股价波动同步性是否发生显著变化;最后,本章引入中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分值作为反映制度建设进程的代理变量,进一步考察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对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影响。 第七章为全文总结,具体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报纸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