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灸法学术发展源流与治疗特色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岭南灸法起源己久,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岭南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岭南灸法得以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历代医家们的突出贡献,他们不仅注重在临床上用灸治病,还把有关灸法的内容编著成书,为后世研究灸法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然而,从古至今,岭南灸法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各医家的著作中虽有所涉及,但分布较为零散,未能体现出其独有的治疗特色。因此,通过单独整理与分析岭南灸法文献,探讨其学术发展源流,深入研究岭南灸法治疗病证、灸法类型以及选穴规律,并结合实际了解现代岭南灸法发展应用情况,以总结整个岭南灸法发展脉络与治疗特色,补充灸法的地域性内容,开拓临床用灸治病的新思路。
  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评述法、数据分析法以及实地采访调研法对岭南灸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岭南医学文献,收集并筛选岭南灸法相关的医家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
  理论评述法主要采用分类、归纳、对比等方法对岭南不同医家的灸法理论加以分析说明,以总结各个时期岭南灸法发展特点。
  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岭南灸法相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以挖掘灸法优势病种及腧穴应用规律,并以表格和网络图的形式显示结果。
  实地采访调研法主要对与岭南灸法有关的历史遗迹或者人物进行采访调研,以获得第一手历史资料,增强对岭南灸法研究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结果:
  对岭南灸法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岭南灸法发展源流与学术特点;二、岭南灸法特色分析;三、现代岭南灸法优势病种与选穴规律分析;四、岭南灸法传承与发展情况一以博罗县为例。
  1.岭南灸法发展脉络主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主要具有以下学术特点。
  ①晋唐宋元时期,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详细列举灸法在各科中的临床应用,开启了古代岭南灸法发展之源;其妻鲍姑在灸法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运用红脚艾治病提高了岭南灸法的影响力;宋代刘日方《幼幼新书》是一部集小儿灸法于大成的著作,广泛治疗各种小儿病症;元代释继洪《岭南卫生方》通过灸法补益元气治疗岭南瘴疟和虫毒,对于防疫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此时期灸法在治疗疾病方面以急症为主,病种较为单一,选穴尚未规范化,以直接灸为主要灸法方式,为岭南灸法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②明清时期,叶广祚《采艾编》与叶茶山《采艾编翼》均为岭南地方性灸法专著,对于病证的治疗均有详细的治法与选穴说明,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陈复正《幼幼集成》主张运用灯火灸治疗小儿急症。该时期治疗以具体的病证为主,选穴较为规范,灸法方式更为丰富,岭南灸法理论得到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③民国时期,灸法资料主要以针灸教材为主,梁慕周《针灸学讲义》注重运用经典理论阐释灸法;周仲房在《针灸学讲义》中详细提及禁灸穴;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注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灸法的作用机理;邹叔裴《临症指南》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运用灸法。这一时期治疗病证较为系统,注重根据病证的特点使用不同种灸法方式,如四花灸、骑竹马灸、温针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灸法步骤更为规范,因此,对灸法的认识更为广泛深刻。
  ④当代岭南灸法以针灸学家临床应用与理论研究为主,司徒铃为现代岭南灸法重要的开拓者,擅长运用灸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病,致力于发展岭南特色灸法,靳瑞、张家维、符文彬、庄礼兴等岭南针灸名医继承司徒氏灸法精华,并加以改革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灸法方式,注重运用灸法治疗优势病种,现代岭南灸法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成熟。
  2.岭南灸法为祖国中医药灸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流派,二者间一脉相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历代医家发展岭南灸法,在灸料的选择、治疗病症与灸法方式上均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色。灸料选择以艾叶为主,而红脚艾为当地特色艾叶,具有重要的灸用价值;岭南独特的气候环境,使灸法的功效作用对岭南治疗和预防疾病尤为适用;岭南常用灸法方式丰富多样,对于当地不同种类的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
  3.通过对现代岭南灸法文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得出岭南灸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发展与进步。不仅在各科形成了优势治疗病种,分析后得出排名前五位的优势病种分别为癃闭、眩晕、口僻、泄泻、不寐,灸法主要在内科、妇科、外科运用较多,其中内科主要集中在肢体经络病症与脾胃系病症,疗效显著;在选穴规律上也显现一定的特点,注重调和脾胃,固本培元;任督二脉相结合,协调阴阳;多应用阳经穴位,扶阳通络;这较为贴合岭南地域环境影响下的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对于临床上应用灸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从岭南灸法起源地博罗县为出发点,根据县城现有的灸法与红脚艾的相关地点进行实地采访调查,经探究后发现博罗县在古代医家葛洪鲍姑的影响下,具有较好的灸法文化氛围,医院充分运用与发展灸法,突出优势病种的治疗;企业通过加工红脚艾,形成品牌效应;民间中医重视灸法的运用,并进行家族传承。岭南灸法的现代传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来岭南灸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结论:
  灸法为岭南特色疗法之一,根据岭南气候、环境、疾病发生等特点,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变得不可或缺。岭南灸法相关的文献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灸法经验,充分凝聚了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每个时代的灸法发展情况,对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应充分发扬岭南灸法治疗优势,使之得到发展与普及。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评估ACS患者PCI术后基因指导下抗血小板降阶梯治疗能否获益,从而探索更加有效、安全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接受PCI的ACS患者。2.所有纳入试验的患者均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CYP2C19基因检测明确基因分型,在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4周后以1:1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基因指导组。常规组再
学位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水平与(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收集患者的一般数据,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现病史和既往病史等,同时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SF等生化指标。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学位
目的:研究和分析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病原体的种类及敏感和耐药情况,为今后预防和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化疗后处于骨髓抑制期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43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感染情况、病原菌情况,加以总结分析,对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采用单因
学位
目的:利用MCD饮食构建大鼠NASH模型,从肠道菌群和免疫屏障角度出发,观察NASH形成过程中回肠组织VDR,抗菌肽Lysozyme和Defensinα4蛋白的表达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探究1,25(OH)_2D_3和益生菌植物乳酸杆菌(LP)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干预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MCS)组、MCD组、1,25(OH)_2D_3组、LP组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定期随访数据探索患者的死亡率及其与心衰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队列研究,共招募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峰峰集团总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髋部骨折(单侧股骨颈或单侧粗隆间骨折)患者768名。根据LVEF、症状、NT-pro-BNP,将术前患者分成非心力衰竭组(695例)和心力衰竭组(73例)。记录如下信息: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怀疑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Garrès颌骨骨髓炎是一种颌面部罕见的并且病因不明确的炎症性疾病,与其余颌骨骨髓炎在症状方面有相似之处,本研究第一探讨Garrès颌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Garrès颌骨骨髓炎的诊断提供依据;第二分析Garrès颌骨骨髓炎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及药物性颌骨骨髓炎不同之处,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减少误诊;第三总结Garrès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便于临床医生给予合理的诊疗方案。  方法:收
学位
研究目的:  本研究建立慢性不可预计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免疫染色及蛋白组学等多种方法,观测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认知障碍、海马DG区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发生情况和脑脊液蛋白成分变化,探讨补肾方药二仙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研究方法:  1.制备CUMS模型,运用糖耗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行为学方法观察
学位
目的:  观察化痰方药组与活血方药组对AS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和病理情况的影响;对小鼠血清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的影响;对小鼠主动脉sGAGs以及其中CSPG含量的作用;对小鼠主动脉硫酸软骨素合成酶以及分解酶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对小鼠主动脉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和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