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根据中医学理论,针对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实践,采用清热燥湿、理气和胃之黄连温胆汤作治疗组,从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来探讨黄连温胆汤对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所有病例均服用黄连温胆汤,组方如下:黄连10g,清半夏10g,竹茹15g,枳实10g,陈皮15g,茯苓20g,甘草3g,大枣3枚。每付水煎后分装两袋,每袋200ml,每次200ml,每日2次,早、午饭后2小时温服。四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服用果胶铋胶囊,每粒50mg,每次100mg,每日3次,早、中、晚餐前温开水送服,连服四周。阿莫西林胶囊,每粒250mg,每次1000mg,每日2次,早、晚餐前温开水送服,治疗开始后连服一周,停药。甲硝唑片,每片200mg,每次400mg,每日2次,早、晚餐前温开水送服,治疗开始后连服一周,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胃镜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Hp检测,留取血清测定SOD的含量,并于疗程结束停药一月后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Hp,观察Hp根除情况。两组进行疗效对照。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在胃脘胀痛、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苦和口臭症状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在胃脘灼热、胸闷和尿黄症状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镜下粘膜变化:治疗组在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点方面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疗效:治疗组组织炎症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66.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63.33%,两组比较根除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SOD检测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但两组治疗后SOD的含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研究结果提示:黄连温胆汤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胃粘膜炎症及病理变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胃粘膜,抑杀Hp,促进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可以认为:黄连温胆汤是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有效方剂,且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