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勃朗宁对英国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发展和完善了戏剧独白诗这样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戏剧独白长于对所写人物作戏剧化处理,让其诗歌中的独白者客观冷静地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借自诗剧的戏剧独白手法对现代主义诗人如艾略特等影响极大,勃朗宁是熟练运用此戏剧独白手法的先驱人物。勃朗宁用戏剧独白鲜明而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深刻而复杂地展示了人的内在心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创作风格两方面,勃朗宁戏剧独白诗在这两方面都有典型的现代主义元素。第一,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歌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其中常出现的对现有制度、宗教等的质疑,人的异化和绝望等主题正是维多利亚时期之后的现代主义文学所突出的中心议题;第二,其戏剧独白诗的创作风格也具有诸多现代主义元素,具体到句、词、篇中都有明确的体现。首先,从措辞来看,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一样,常用怪诞、隐晦的语词;其次,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在修辞手法方面也有现代主义元素,反讽、对比、并列这三种修辞手法赋予了他的戏剧独白诗不同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再次,从语篇层面看,勃朗宁采用的是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比如多视角叙事与残缺叙事,其残缺叙事具体体现在戏剧场景设置的残缺和叙事情节的残缺两方面。勃朗宁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表明其作品蕴含着非维多利亚时代代码,证明了他的诗歌对现代主义做了有益探索,为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主要由以下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勃朗宁的生平,其独具特色的戏剧独白诗作,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三章分析了勃朗宁诗歌在主题方面的现代主义特征。勃朗宁的诗歌在爱情、艺术、宗教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不同于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热情奔放与盲目歌颂,渗透着一份冷静的思考与深刻的质疑。勃朗宁犀利地窥探到了隐藏在辉煌面纱下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人性在这种冲突的压迫下产生的人性的异化甚至绝望。这些主题及它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都证明了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与现代主义文学在主题方面有着类似的元素。第四章分析了勃朗宁诗歌在创作风格上的现代主义元素,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措辞方面,勃朗宁采用的是怪诞而又相对隐晦的词语。其二,勃朗宁戏剧独白诗歌中采用了现代文学常用的反讽、对比、并列三种修辞手法,这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阅读美感。其三,从叙事角度看,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也具有很多现代主义元素。首先是多视角叙事的现代主义元素,多角度叙事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其核心在于表现不同角色主观视角的差异。虽然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只有一个叙事角色(诗歌中的独白者),但我们可以从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可以感受到三个叙事角度——诗歌中的独白者,诗歌中隐含的听众和诗人三个角度,其诗歌的内涵通过这三个角度得到了充分地表现,这一点是勃朗宁戏剧独白诗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其次是残缺叙事的现代主义元素,具体表现为残缺的戏剧要素和意识流叙事方法的采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的独白往往是片断的。一切戏剧的要素,包括戏剧背景、事件和行动等,都只能从一段掐头去尾的独白台词折射出来,这种片段性的、残缺式的叙述方式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勃朗宁的诗往往因此显得艰涩难解,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具有了极强的耐读性。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是勃朗宁戏剧独白诗歌的又一个现代主义元素,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而戏剧性独白是意识流手法的主要技法之一。勃朗宁用戏剧性独白深刻地表现诗歌独白者的意识,完善了诗歌的戏剧情节,增加了诗歌意义的深度与广度。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进一步肯定了勃朗宁在现代性的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毛诗序》中有言:“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是因为诗是人类心灵的呼喊和震撼,而人类心灵的秘密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人性的本质也因此得以窥见。勃朗宁的困惑、质疑、思考和探索折射出人性和生命的多义性和复杂性,这些都体现在对其诗歌现代主义意义的多重解读中。虽然勃朗宁不可能窥破人性的全部,但是他从未停止过探索,在那不断深化的质疑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人生,在诗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对现代主义探索的足迹,为二十世纪的现代诗歌指引了新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