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杏76区块扶余特低渗透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岩性分析、铸体薄片、常规压汞、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润湿性、渗吸水驱油实验等手段相结合,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表征,从宏观实验到微观机理,系统的阐述了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单相渗流机理及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杏76区扶余油层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特性,平均渗透率为2.30×10-3μm2,平均孔隙度为14.91%。在半对数坐标中,扶余油层岩心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岩石骨架成分主要是石英、甲长石、斜长石和方解石,并含有少量的铁矿物成,故存在速敏、水敏、酸敏和碱敏危害;储层以细砂质粉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要特征,最大粒径区间为0.24mm~0.56mm,主要粒径区间为0.04mm~0.40mm,随渗透率的增加最大粒径和主要粒径区间都呈增大趋势。2.压汞参数表明,排驱压力与饱和度中值压力随渗透率降低而增大,当空气渗透率<1×10-3μm2时,排驱压力与饱和度中值压力迅速增大;平均孔喉半径随渗透率的降低迅速降低,孔喉比迅速增大,因此储层比表面积大,固液耦合作用及贾敏效应强烈,剩余油滴启动困难。3.通过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分析了储层的井间驱替压力梯度和临界启动渗透率,在注水井和生产井附近,注水压力消耗最大,较大的驱替压力梯度使得临界启动渗透率较小,按照目前生产工作制度能够达到有效动用的条件。4.相渗曲线可以看出:扶余油层的两相等渗点在53.53%~61.39%之间,等渗点平均值为57.13%;两相共渗区跨度在13.37%~32.63%之间,平均为23.65%;束缚水饱和度在32.74%~51.95%之间,平均为41.51%;残余油饱和度在32.27%~39.21%之间,平均残余油饱和度为34.84%,曲线为直线型-上凸型。5.储层润湿性为强水湿,平均Amott润湿指数为0.39;渗吸采收率随润湿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平均为4.89%;相同物性岩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渗吸速度有所差异,渗吸速度随岩心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比常规渗吸实验与高压动态渗吸实验结果随流体压力的增加岩石骨架被进一步压缩,孔隙体积略有增加,在10MPa环境压力下,渗吸采收率平均提高0.27%。6.渗吸实验中核磁共振T2谱测试结果表明,渗吸过程中孔隙内原油的动用程度随孔隙微观几何尺寸增加而降低,T2≤2ms的孔隙范围动用程度最大,为84.85%,T2≥10ms的孔隙内的流体动用程度最小,为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