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着鬼神观念和浓厚的鬼神信仰。虽然有理性的觉醒和人文的发扬,但是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并没有改变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鬼神尊信与敬奉的状况。春秋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有广泛的地域分布和普遍的受众群体,有完善的体系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主要对鬼神的涵义和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鬼神观念的内容和形式、鬼神观念的特点和作用做了研究。 第一部分:对鬼神观念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进行研究,这是全文的基础。首先,运用原始宗教理论对鬼神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鬼、神的涵义以及先秦时期人们对鬼神关系的理解做了整理。为了保证研究的连续性,还对西周时期的鬼神观念做了分析。西周的鬼神观念是在继承殷商鬼神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周人鬼神观主要体现在天命观上:周人的天命观围绕天人关系展开,有浓厚的政治和伦理色彩。周人认可和崇拜意志之天,认为天帝具备赏善罚恶的职能。同时提出受天命的观念和“以德配天”的思想,认为天命可以转移。 第二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鬼神观念的广泛存在和人们对鬼神的敬奉做了分析。首先从鬼神观念的内容角度看,当时人们进一步把祭祀天地和崇敬祖先统一起来,形成更加体系化的天神、地祗、人鬼系统。天帝是天神的核心,具有至上性和道德性的特征。天帝能够依靠民意决定国之存亡和人之祸福。地祗,尤其是社稷神被认为是生产丰收和国家安定的保证。人鬼的大部分是祖先鬼。祖先鬼是本宗族和自己最主要的保护神。其次从鬼神观念的表现形式看,祭祀、占梦、盟诅等形式突出的体现了鬼神信仰。通过祭祀人们可以求福免灾。梦被视为鬼神表达自己意志,对人施加影响的方式。盟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祭祀、占梦、盟诅的普遍存在和地位的重要反映出鬼神观念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通过分析,可以认为鬼神信仰在当时的社会成员中广泛存在,是春秋战国社会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诸子鬼神观念的考释。重点分析了孔、墨、荀对鬼神有无的判断和对鬼神的不同态度。孔子的鬼神观主要体现在对意志之天和天命的认可、顺从以及敬事鬼神的态度。墨子的鬼神观主要体现在天志、明鬼和非命三个方面。墨子的天是主宰之天,天志就是上帝的意志。墨子的鬼无处不在,而且有着劝善惩恶的意志和能力。墨子的非命通过反对“有命”论,对鬼神思想进行了完善。孔墨在鬼神观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荀子的鬼神观则实现了对孔孟鬼神观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