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超过80%的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并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我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公布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近5倍。大量的研究调查显示:吸烟与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高近10倍。随着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基因方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于早期浸润转移等生物学特性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有关。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内皮细胞的增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参与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VEGF参与肿瘤形成、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多个过程。而侵袭和转移又是导致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010年的一项针对1185例肺癌患者研究表明: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左右,多数为40岁以上患者,而发病比例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为3.41:1,低于40岁得肺癌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探讨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C/T,-2578A/C SNPs与40岁以上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407例4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实验组,270例40岁以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空腹外周血5ml,采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两组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分析方法和PIRA-PCR方法检测VEGF-460C/T和VEGF-2578A/C SNPs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吸烟个体比例分别为56.0%、14.8%,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吸烟可显著增加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OR=3.781,95%CI=2.805-5.098)。2实验组和对照组有肿瘤家族史个体比例分别是6.4%、8.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P=0.295)。家族史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无相关性(OR=0.750,95%CI=0.437-1.286)。3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460C/T的三种基本基因型(T/T、C/T、C/C)频率分别是55.8%、39.1%、5.2%和56.3%、38.1%、5.6%,两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955),VEGF-460C/T 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无相关性。4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2578A/C的三种基本基因型(C/C、A/C、A/A)频率分别是56.0%、39.1%、4.9%和73.3%、23.7%、3.0%。两组基因型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1)。A/C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差(χ2=19.221,P<0.01)。A/A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无显著差异(χ2=3.399,P=0.065)。相比C/C基因型,A/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OR=1.682,95%CI=1.318-2.147)。5根据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肺癌分期分析VEGF-2578A/C基因型(C/C、A/C、A/A)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786、P=0.550、P=0.851、P=0.655)。VEGF-2578A/C 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肺癌分期无相关性。结论:1吸烟史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风险;家族史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2VEGF-460C/T 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无相关;而VEGF-2578A/C SNPs与肺癌发病风险相关,即A/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3VEGF-2578A/C 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肺癌分期无相关性。